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围绕体育课程结构系统化这一命题,在讨论相关概念和构成要素及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宏观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并对其动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从宏观角度上看,体育课程结构是一种课程类型结构.可划分为管理规划层、存在形态层和操作层3个层次.其动态变化规律表现为,随着学段上升,学科课程和选修课程应逐渐增加,而活动课程和必修课程应呈现递减趋势.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关系,其变化规律不是体现在比例分配上,而是随着学段的上升,两者的融合应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从物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拓展.  相似文献   
12.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不仅反映了教育的时代特征,而且对提高我国体育科研水平也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辽宁省部分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访谈和对沈阳体院2003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完成过程的调查,了解毕业论文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面对人类疾病谱的变化,“深化体卫融合,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是应对未来疾病防控的全新趋势,更是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研究认为:依据体育和医疗卫生在健康促进方面的服务侧重点,厘清了处于健康状态时需要以“体育为主、医卫为辅”的主动性预防,亚健康状态时需要“体育与医卫相互调整”的协调性预防或“医卫治疗、体育调节”的沟通性防治,以及不健康状态时需要以“医卫治疗为主、体育康复为辅”的通力配合的体卫融合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体卫融合的价值使命,即把握健康促进新认知、应对慢性疾病防控新变化、转变医疗卫生新角色、肩负体育责任新使命。  相似文献   
14.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竞技体育文化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竞技体育文化系统的耗散结构自组织特性的基础上,阐述竞技体育文化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竞技体育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具备耗散结构形成的环境和条件,其演化过程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机制和特征。竞技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始终保持活力,是竞技体育文化在与外界环境开放条件下系统自我创生、自我增强、自我演进的结果。竞技体育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主要是通过系统要素的多样性创新—成果积累与固化—子系统的权重改变—系统结构重组这一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立足史实,采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理论,从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等角度对中国体育特点(气功、太极拳等)和希腊体育特点(古奥运会)的形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突出东、西体育文化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以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集训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称重法进行连续5个训练日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该队整体水平上总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多且动物性脂肪摄入比例过高;晚餐能量分配比例略高于推荐值;食物实际消耗量与推荐消耗量存在明显的差别,如水果类、畜肉类、蛋类、奶类摄入过多,而谷类、淀粉类和水产类摄入明显不足;维生素的摄入量与推荐供给量相比较有参差不齐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