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运用自组织竞争网络理论与方法,通过教学实验初步构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实验得出:基于神经网络的篮球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能较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结果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神经网络教学评价体系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某些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运用Cattell-16PF人格因素量表,对57名山东省大学生男篮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大学生男篮运动员与全国男大学生常模比较,16种人格因素中有5种差异非常显著,2种差异显著。(2)与大学生男足运动员相比,3项人格因素差异显著。(3)与CBA运动员相比,5项人格因素差异非常显著,1项因素差异显著。(4)大学生男篮后卫与中锋球员相比,3项因素差异显著;与前锋相比,2项因素差异显著;与CBA后卫相比,4项因素差异显著。大学生男篮运动员有明显的外向性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普通大学生,但与CBA球员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锋和后卫球员尤为明显。建议在完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健康人格的同时,注重培养中锋和后卫球员独有的个性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就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篮球技术教学中引入运动捕捉技术和SOCN系统,实验得出:借助运动捕捉技术,SOCN能够对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进行快速诊断,查明错误动作的主要环节,并给予较为准确的等级评判,从而提高篮球技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体育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体育学习中学生焦虑状态产生的原因、特点及表现形式,并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现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针对体育学习中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水平进行相应的控制,为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分析了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非言语教学的特点,使学生多通道接受信息,从而提高篮球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师体育系学生考试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探讨了高师体育系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1)学生对考试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2)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情境,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结果能改变;(3)成功后主要产生感激、自豪、欣慰的体验,失败后主要产生内疚、惋惜的情感反应;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4)体育系学生的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区域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在第29届奥运会上进攻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锋、前锋、后卫3个位置运动员的得分与世界一流球队相比极不均衡,后卫位置差距特别明显(P<0.01);中锋运动员篮下区域攻击无明显优势,前锋运动员进攻区域分布为近投少远投多,后卫、前锋运动员篮下近距离得分和突破能力较弱,以中、远投篮为主要得分方式;中国男子篮球队快攻、助攻技术指标与世界强队相比差异显著(P<0.05).为尽快缩小与欧美强队之间的差距,中国队必须坚持"强对抗、快速度、高强度、重力量"的训练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化训练,努力改善进攻区域不平衡以及对抗能力较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女子篮球运动员16PF常模标定及人格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部分女子篮球运动员16PF人格因素测试结果研究得出女子篮球运动员与全国成人女子在16种人格特征比较中有多项存在着显著差异,反映了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独特性;女子篮球运动员人格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高,希望成就超过普通人;运动健将与一般运动员相比,有5种人格特征存在差异,其中,稳定性、恃强性等因素差异显著,运动健将具有比赛所必需的人格心理优势;成为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需要通过多年努力,最佳运动年龄阶段在23~27岁。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评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山东省4所师范院校的852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分别与全国常模、性别间、年级间进行了比较。结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SCL—90绝大多数因子上的得分均极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男女在SCL—90部分因子得分上有差异;不同年级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上均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绍增  朱礼恒  陈安记  孙波 《体育科学》2004,24(2):54-55,65
为探讨体育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运用SCL—90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体育骨干教师的SCL—90阳性项目均分和一项因子分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较存在着明显差异。结论: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全国中小学教师,且好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