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6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91.
IKE协议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协议是IPSec协议中缺省的密钥管理协议,但是它的实现上却相当复杂,所以可能出现安全漏洞.本主要分析了IKE可能出现的一种安个漏洞.  相似文献   
92.
教师教育课程是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和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亟须强教强师和教育全领域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实质性地发挥U-G-S协同模式在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联动价值与功用,是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U-G-S协同模式下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方案,可以依据经典的泰勒课程开发与建设理论,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93.
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弥漫着一种教学课程化倾向。教学课程化倾向企图将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课程化,其实质是打着“课程与教学相统一”的旗号将不同时空中的活动不恰当地等同起来,导致概念模糊、令人费解,方法理想、实施困难。教学课程化倾向是在对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亦步亦趋、对西方教育理论的简单移植、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浮光掠影、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学科间的复杂情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课程论学科与教学论学科应该坚守学科立场,加强重大问题攻关和理论建构,推进课程理论研究和教学理论研究齐头并进、合作共赢,以高质量理论指导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94.
人工智能的兴起为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并深刻地嵌入和重构着教育的各个领域,学生评价也不例外。人工智能在学生评价中的应用诚然能够为其带来高效便捷、全面深度、反馈及时等可见的效果,并为学生的个性化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增值性评价等提供技术论和方法论的支撑。但在这一切欣喜和热盼之中,还需要进行审慎批判和理性反思:人工智能在学生评价中运用的目的旨趣在于规训抑或解放?过程逻辑是应循技本抑或人本?结果取向是重于甄别抑或导向发展?只有廓清这些基本问题,人工智能才能在育人旨趣的基础之上更加适切、科学地运用于学生评价之中。  相似文献   
95.
新文科建设为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理念,也为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在诉求、策略和路向方面充分理解新文科所带来的变革意蕴。从价值论维度,新文科能够通过育人、为学、致用三个层面的强基赋能增强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从方法论维度,新文科能够通过思想、结构、器物三大维度的变革助推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范式转型。新文科背景下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中,科学定位是前提,重构课程是核心,柔性管理是保障。落实到实践层面,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应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引领,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以求推动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理念创新、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与资源优化,进而实现教育学一流本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