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双证制"的含义与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发展能力,这要求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发展“。双证制”作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机制安排,内生地具有适应这种多向度目标的特点,实施“双证制”的思路是沟通而非合一。  相似文献   
42.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是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整体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恩格斯以大量的事实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人的身心摧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科学技术的滥用,而且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根源,提出了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正确途径——实现共产主义。用马克思、恩格斯在环境问题上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与环境问题关系,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与发达资本主义的关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对科学技术结构、规律和社会功能的一般性研究,到9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创新。再到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与价值的全方位研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即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从对科学技术经济价值的研究到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45.
【导学创意】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叩问月亮”第8课《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品文。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教学本文,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读,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在读中积累,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46.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阵地。因此加强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非饱和多孔沥青混合料冻融变形特征,采用应变片测量了 3种空隙率和6种饱和度的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3.2 mm的OGFC-13的冻融变形,并利用冻融循环前后肯塔堡飞散试验,分析了饱和度、空隙率和冻融循环次数对OGFC-13抗飞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结时间的延长,饱和度较低的OGFC体积逐渐收缩至稳定,完全...  相似文献   
48.
赵成 《今日科苑》2014,(12):118-1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确保电路正常运行保证供电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要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最重要的是做好输配电线路的保护,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和输电距离,做好故障排除技术,提高供电质量。本文就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9.
赵成 《宁夏教育》2013,(4):47-47
如何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及课外实践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及科学探究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0.
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与其他社会人相比,记者们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职业道德作为第一要素严格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更好地实现为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