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赵秋菊 《今日科苑》2009,(18):261-262
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化学习表现出了更加具体化的趋势,教师以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学环境支持,针对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和现有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完成《计算机网络》学科的网络协作式教学过程中的策略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以多年来未被学校体育所重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着眼点,研寻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创建的主体要求,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发挥体育的身心并育功能;丰富学校体育素材资源,打造校本体育特色;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需求,奠定终身体育基石以及为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宏观指导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建设方面能够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赛事观察、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2009年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拳术类自选长拳、太极拳、南拳项目男女前16名、共192名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演练水平分、动作难度分进行详实统计和分析。研究分析当前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动作质量扣分、演练水平评分、动作难度选做及扣分的普遍规律及特点,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旨在为竞技武术套路评分的科学化、可量化及套路国际化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制约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武术运动要发展首先必须克服制约武术发展的内部因素,并且对制约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外部因素给予更多重视,这样武术运动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才不会是一个空想,才能更有利于武术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世代流传。  相似文献   
26.
随着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 ,竞技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使武术运动进一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轨道发展。我们坚信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武术进入奥运会 ,不仅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而且可以丰富奥林匹克运动 ,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27.
为了强化全社会对中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意识,提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度。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体系进行梳理。研究结果: 内蒙古地区以蒙古族传统体育为主;其蒙古族体育项目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那达慕大会'是其项目传承的重要纽带,而在其项目所包含的传统...  相似文献   
28.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9.
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播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各种先进手段的应用,武术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研究武术传播的过程中,总结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传播手段并对其进行详尽的介绍。然而,这些研究很少注意到武术是通过武打影视这个重要的渠道让世人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研究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的融合仅仅只看到了影视对武术的异化,没有看到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的这种融合达到的是一种共赢的局面。文章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武术与武打影视融合后的共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0.
语言学家在对预设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也关注了预设触发语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律师在为当事人进行辩护的时候常常使用预设触发语设置"预设陷阱",从而引导案件向着有利于自己当事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