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型职业农民的学历水平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水平略低,这难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借用三圈理论,分析福建农林大学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高等学历教育上的优良做法。依据研究所得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高等学历教育现状提出: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扩展宣传范围,增加个体职业认同感;完善教育体系,加固高等学历教育“桥梁”三点建议,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充足的高素质、高学历的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促进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2.
NLP视野中的写作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J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简称。它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第四思潮”走向认知科学的新探索。NLP对人类主观经验结构的揭示,以及对提升能量、能力、状态的生命实践的指引与启迪.都是将“广义写作行为”包容在内的,因而,NLP对写作心理机制的研究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3.
河南省内乡县湍东镇教办室,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巧借社会力量,积极搞好学校建设,努力打造教育强镇,在实施社会力量办学上,起步早,运作快,成效显著,得到该县县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24.
赵雨秾 《知识文库》2023,(4):178-180
<正>引言: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通用语言,是国际通用的交流语言,同时也是思想与文化的载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英语是职业学校英语课堂必修课之一,具有非常明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将其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既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拓展,同时也能够丰富中职英语综合教学内容,借助英语与德育的融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5.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全部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同时作为重中之重提上了议事日程。新课标对体育课基本理念的进一步强调,也给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改变现有教学理念,改进现有教学方法,调整自身素质结构,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27.
赵雨含 《健身科学》2012,(12):39-39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是中华武术运动瑰宝之一,是一种极具韵味的文化拳,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种高级的健身方法。它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和十几代拳师的潜心求索,在套路演练、格斗技击、防身自卫、健身养生等很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的功能,还有观赏的价值。太极拳讲求意气相连,形随意动,意到气到,气到劲到。陈氏太极拳名家陈鑫指出"太极之道,开合二字尽之,  相似文献   
28.
上古“中”观念蕴于《易》象,且与先民的太阳神崇拜有关,由之而来的“中国”概念也属于早期人类寻找大地中心的普遍知识。三代“中国”概念的演进背后是夏商周四方文化区系的交流和对中央政权认同的历史。这种“贡赋制共同体”的真实存在使得《诗经》中四方歌诗的采集和编订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9.
孙悟空形象原型及其宗教精神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内蕴呈现为“形”与“神”完整统一的、“一多相摄”的结构体。而传统的《西游记》研究却普遍地忽略了它的“神”直接来源自明中叶现实生活的内容。小说的创作受到了嘉靖万历年间民间秘密宗教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唐憎师徒的形象塑造亦都是以当时活跃于市井间的民间宗教家为原型的。孙悟空的奇幻历程正是这种宗教生活的艺术表达和审美升华。孙悟空形象中蕴藏的深刻的宗教精神是明中叶民间思想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30.
国野制度是先秦村社结构的基本组织框架,它是从封建制度的架构中延展与派生出来的。国野制度确定了《诗经》中不同地域间村社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周宣王的改革政策意味着村社组织结构由血缘结构向地缘结构的跃迁,更预示着国野制度的终结。《诗经》史料有助于研究国野制度的真实面貌,同时,对周代国野制度的辨析与梳理,也有助于解决《诗经》中部分疑难词句的训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