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体育   136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新世纪武术国际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国际化发展进行重新认识,并分析了存在问题,同时提出了推进武术国际化发展的一些思路,为武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北京亚运会结束以后,第12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行。一时,武术比赛的香火会不会续燃还是一个问号,毕竟日本在第11届亚运会武术比赛中只拿到2枚铜牌,日本的亚奥理事会将其排斥在外小是没有可能的。然而日本太极拳联盟,尤其是村冈久平先生倾其全力为武术进广岛亚运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让我们记住他那闪光的活语吧:武术不仅是中国的一个运动项目,也是我们东方、我们亚洲奉献给全人类的一个体育项目、亚运会不应完全模仿奥运会,应当有本洲的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103.
当今世界,人类最关注的是什么——飞向月球、金融风暴?还是厄尔尼诺现象?归根结蒂是人类的生存——安全和健康。1 奥林匹克运动与大众体育 近代,人们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中崇力和求知的传统召唤回来,并与征服自然的观念相结合,“力的崇拜”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就是力量”推动了科学和工业的  相似文献   
104.
武术“体育化”之路绵延了百余年,但在西方思维模式统治的体育中,武术失去了原本包含更为广泛意义的人文精神。在经济浪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武术已迷失了方向。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以辩证唯物史观,构建当代武术人文精神已是当务之急。研究结论认为: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它更是一种文化,且应该强调人文属性。武术的理论思想、技术实践、武德修养、民族特性内涵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现出当代武术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5.
元旦刚过,我收到一封来自广东佛山的信,署名是"一个中国武迷"。信中谈到最近在中国跆拳道网络联盟协会的新闻中有一篇文章,内容是韩国的跆拳道将成为我国小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已经通过论证,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施。我感到十分震惊。近年来一直为学校武术教育奔走呼吁,虽然跆拳道和空手道在都市中已经成为人们追逐的时尚运动,但听到跆拳道居然要成为小学的必修课,我从情感上还是无法接受,古老的中国武术在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了可有可无或者形同虚设的项目,让我作为一个武术工作者备感忧心,同时也感到学校武术教育可谓内忧外患,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6.
象形武术——一种用身体表达的动态文化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符号学、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承载符号而又能创造符号的身体进行解读,阐释身体符号的文化学特征,进而阐明武术的象形是身体表达的动态身体文化符号,从而揭示武术象形文化的特质,为认识武术的内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7.
2005年行将过去,迎来2006年,又是一个亚运年。从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到1994年第12届广岛亚运、1998年第13届曼谷亚运、2002年第14届釜山亚运,武术进入亚运会奥林匹克赛事,已整整4届。15年间,武术所走过的这一延绵连续的历程,是竞技武术不断发展,亚洲及国际武联乃至各国武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亚奥理事会的决策和决定当属功不可没,亚运会上增添了除奥运项目之外的亚洲特色项目,如武术、藤球等。  相似文献   
108.
从武术自选套路的能量代谢谈速耐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武术套路的竞赛,日益要求动作准、劲力足、速度快、节奏强、难度高、强度大,起伏跌宕,转折多变。在1分20秒的时间里要连续完成几十个变化多端的动作,使教练员们深感速耐训练的不可忽视。因为常常有这种情况,一个运动员在分段练习中可以完成得十分干净利落、轻松漂亮,而在整套练习中却无论从速度、劲力和规格上都大为逊色,令人失望。一个技术出色的优秀运动员,不重视速度耐力的训练,比赛中也会因为在最后10几秒的时间里体力不支而败北。  相似文献   
109.
从文化好奇到文化战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4年3月1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前不久,他收到一封来自美国堪萨斯州托尼科市30多名中学生写给他的信。在信中,美国中学生向他提了54个问题。其中“温总理,你会不会武术?”引发了我们对文化交流中好奇心理的反思。 美国中学生“温总理,你会不会武术?”之问,是不同文化交往中的常态,是一个文化社群对另一种文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想象使然。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对西方即萌发过此类好奇,产生过这样和那样的想象,如从对西方坚船利炮和新型工业的想象,到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式现代化的向往。同样,十七世纪以前,中国也是西方为之神往的异邦;十八世纪,中国则成为西方启蒙  相似文献   
110.
论武术套路的传统特性与奥林匹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别从文化传统、武术民族特性、竞技体育精神三个维度对中国武术与奥运接轨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长期繁衍的中国武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性:庞杂性、内倾性、竞艺性。武术文化内涵中竞争意识的淡化是它与竞争精神始终高扬的奥林匹克运动之间难以轻易接轨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但是二者都具备教育与文化的价值,这为他们走向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最后提出了武术套路与奥运接轨的途径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