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体育   136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化争夺的时代:传统武术的无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引发文化的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的争夺、流失乃至消亡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作为负载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统武术在文化争夺的时代面临一系列危机,表现出一种不适和无奈。应该对中国传统武术进行一定高度的文化审视,发掘其潜在的巨大文化价值,使传统武术在文化争夺中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52.
当前,武术教育面临的实际危机,是既缺乏对武术文化教育意义的深刻理解与认知,又缺乏对武术文化教育理念的实践. 从理论基础而言,武术技能教育是以武术技能为中心的工具理性的功利主义教育,而武术文化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培育的养成教育. 从技能教育转向文化教育实则是一次武术教育境界的巨大转变,它将有助于认清武术技能教育着重于技能完成的生物体训练,武术文化教育着重于"文武兼备"的完善之人的培养. 由此,武术教育才能充满希望,武术未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追美揖欧”式“中华新武术”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代中华民族战事失利和外交残败,国人开始透过物器层面,审视民族心理价值,思辨民族孱弱的历史根源。伴随东西文化论争,有志之士纷纷提出了尚武主张,例如马良组织武术名家创编了中华新武术。通过史料研究发现,中华新武术促进了武术文化空间的变迁,使武术传承方式更加开放,为旧时武术教学提供范例,促使武术文化属性的转变,是体育化标准化竞技武术的发轫,是追美揖欧急功近利民族心态的表现。  相似文献   
54.
中国武术:尴尬的境遇与发展的新策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文化社会学理论全面地梳理了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及武术的发展境遇。文章指出: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入和迅速传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裹挟之下,西方体育严重挤压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发展空间,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瓶颈。进而提出,坚持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和自觉是应对西方体育强势文化影响的重要途径;选择“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全面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武术文化的复兴。最后指出,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着实遇到了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括发展较好的武术遗存已经或正在远离我们的视野。所以,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危机的当代,我们有责任承担起这样的义务,唤起我们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加快我们的实施行动。  相似文献   
55.
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世界普遍厌恶张扬、竞争、扩张的时代大背景下,追寻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浪潮正在兴起.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在这一世界性的追求中,满足着这样的文化需求.太极拳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文化典范,是休闲时代的必然需要,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出了上好的文化品味.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促进世界不同种族人群的健康,有利于教化世界所有成员的行为规范.所以,我们应该自信和自豪地断言,中国的太极拳文化应该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56.
在传统武术日渐流失的今天,本文从武术文化整体传承的角度出发,结合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由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继承武术的新思路。继承和传播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当前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7.
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无论从文化视角、战略视角,还是教育视角,都必须把武术教育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目前武术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在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建议武术教育改革应在教材内容的选编、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下功夫,借鉴国外武技发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8.
武术散打运动训练强度的评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理生化实验、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体育学院12名散打运动员进行训练强度的监测,发现监测散打训练强度的最佳生化指标为血乳酸和乳酸脱氢酶,其次为肌酸激酶。同时研究发现.提高散打运动训练强度的有效方法是采用5~6组,持续时间为1~2min,间歇时间为1min的间歇训练法。  相似文献   
59.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当下武术的艺术化现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在以"视觉文化"为主导型文化的时代,武术的艺术化应是武术发展的时代选择,是时代赋予当代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武术艺术属性的凸显。同时,武术的艺术化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并为其发展开拓了空间;武术艺术化也是当下人们"减压"的一种良好方式,更是和谐社会理念下武术发展的理性诉求。  相似文献   
60.
武术的弱连带是武术的社会网络拓展形式,以W表示武术,以O表示其他领域,武术弱连带可以用模式表述为U=f(W,O),是所有与武术有联系的现象的集合。武侠类网络游戏、武打影视剧等都属于武术的弱连带。研究武术弱连带可以清晰地呈现促进武术发展的来自社会其他领域的动力,里面蕴含着可以触发武术快速发展的蝴蝶效应因素,如电影《少林寺》,并不属于武术的本体范畴,却引发了武术的发展风暴,创造了武术巨大的发展空间。武术走跨学科发展的路径亦是武术弱连带发挥作用的反映,一方面保留了武术学科核心内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则避免了社会性孤立,使武术学科始终能够适应时代的潮流,保持蓬勃的势头。开辟武术弱连带的过程,是一个发现与创新的过程。武术的未来发展需要广泛构建武术弱连带。武术的管理部门需要重视武术弱连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