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976篇
科学研究   11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钟进友 《考试》2014,(12):28-28
<正>幸福教育应该是教育者、教育对象对教育过程感兴趣,乐意参与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的结果感到满意的教育。学校教育是收获人生幸福的最优途径,是每个人提升人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我校正努力构建"教师乐教、善教、教得有效;学生乐学、善学、学得谕快;质量优异、师生满意、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体系。所以学校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2.
103.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死亡,庄子以其独特的视角从不同的方向来解读死亡。庄子在对死亡本质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体认、关于死后世界的认识、以及对待死亡的人生态度等方面,都给予我们一个不同于其他诸子的全新视域,让我们看到了死对于生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庄子在死亡问题上是具有对生的超越性的,表现在用死后归于永恒的道来解构有限的生命,将短暂的生命融合进无限的道中,从而获得生命的超越。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生活,坦然地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104.
根据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微生物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首先,教材宜选择浅显实用的;其次,对于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应该有的放矢、重点突出,辅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面增强教学效果;对于实验教学,通过综合性实验的教学以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5.
钟进友 《今日教育》2014,(11):34-34
一、构建让教师乐教、善教、教得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幸福教育体系之中,教师首先应该是幸福的。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6.
正出版是一种创造信息的传播行为与传播方式,出版史上重大技术的出现与变革都有力地推动着出版传播的发展。传播媒介的变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着出版范式中信息传受双方的关系,并由此而影响到出版环节各个因素的结构方式。随着互联网Web1.0到Web2.0,再从Web2.0到Web3.0的转型进化,网络出版信息传播的范式面临着更多更新的变革,其  相似文献   
107.
值世纪之交,中国的学术界(至少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界)以极大的热情展开了“世纪回顾与展望未来”性质的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有关的学术刊物便设立专栏,许多学术会议也以此为题,就像年底结帐一样,人们都意识到需要就一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出认真的总结了。当然,任何时候都会有应景的文章。但大多数立志于“学术史”的学者是非常虔诚地面对着百年历史,面对着经历了历史风雨的学术经验,试图通过独立的思考来回味一百年来学者群体的学术生活、体验其学术心理、辨析其学术观念、探究其思维习性、最终提炼出有益于新世…  相似文献   
108.
[理解]   林清玄的&;lt;桃花心木&;gt;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如今,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相继增加,他们在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究竟应该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自我,使自己健康成长?教学这篇课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  相似文献   
109.
论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思想之一。为此,文章提出必须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哲学和时代内涵,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努力探索与时俱进的实现逢径,不断开拓马克思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10.
张器友 《学语文》2002,(5):30-32
本刊曾于第三期发表了两篇介绍海子诗歌的文章,本期安徽大学张器友教授的文章从读者尚未注意到的另一个角度,分析海子诗歌的颓废情怀,以期引导中学生全面理解海子及其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