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渭河水污染治理的基本路径在于:建立专业生态工业园与农业生态工程,创新环境政策建设,实现污水处理社会化.专业生态园及农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循环经济模式的实现需要技术支撑、政策支持和产业支撑.同时需要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科技政策、消费政策、宣传教育政策等配套政策,以确保渭河水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模式得到实际推行.  相似文献   
22.
郭俊华 《课外阅读》2010,(12):146-146
让学生从历史课堂教学中感受快乐,感受幸福应是我们历史教师的最大追求,本文就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幸福课堂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3.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显出其重要性,成为国家重视的一件大事。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师生,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教师对学生的奖惩教育,其中存在着什么问题以及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此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均衡一体化和城乡协调一体化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宝鸡市2007—2011年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及宝鸡市各区县2011年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较快,但各区县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仍十分不均衡,进而结合实际提出相关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5.
以1978—2017年我国出台的704项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绘制不同阶段政策主体的合作网络图谱,分析网络结构特征,并通过构建"广度-深度"二维矩阵探究政策主体的协同演变路径和特征。研究发现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主体十分广泛,随着时间的推进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政策主体间的协同程度持续强化,但同时存在政出多门、政策主体协同状况不均衡等问题,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主体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当前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状况,从五个不同维度构建起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选取201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后,得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发现中国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因素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拉动作用不同,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解析LHCⅡ在437nm和470nm激发下的稳态荧光光谱,分别得到多个谱带,与吸收光谱对比,认为437nm激发下受激的一部分色素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比较大,产生了激发态到基态的无辐射内转换,使得该部分的色素分子的能量传递几率降低.同时也说明,不同色素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几率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8.
信息技术的投资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技术投资是企业实现价值的主要手段,但是对信息技术的投资未必能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本从分析信息技术悖论入手,进而阐明信息技术投资必须与企业战略进行整合,并重构企业的价值链。根据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给出信息技术投资的价值计算公式。最后结合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科学的知识产权政策评估是知识产权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国家宏观战略的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政策,但是却很少对这些政策的绩效展开评估,在知识产权政策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很少见。借鉴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根据知识产权政策过程及绩效特征,构建知识产权政策评估的理论体系,包括评估的理论模型、体系结构、评估主体、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设计等内容,并且提出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政策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延安市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自延安市顺利实行“十一五”规划后,城乡统筹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同时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城乡差距依然存在。本文在构建一组系统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收集了2011年延安市13个区县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 软件,进行R 型因子分析,对延安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对各县域今后的城乡发展做出模式选择分析,最后依据所分析结果对延安市统筹城乡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