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北京奥运:让武术对话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商业化是武术大众传播的重要途径。以电视为例,武术成为电视节目,是武术传播的进步,使武术能更快地走出民间、走向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但是,在此过程中要认识到,价值观是武术的灵魂。武术传播者要自觉守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底线,引导人们对武术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进行正确认知,培育人们正确的武术观,使武术在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的同时,防止武术节目的娱乐化倾向,为武术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武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起于正史记载,后入文学创作,与武术文化共生共融,经过两千多年的传续与传扬,已扎根于社会大众,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武侠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中国武术、中华民族品格的形成具有关联性,历史悠久的中国武术与中国人推崇重然诺、讲信誉、临危不苟、舍生取义的品格共同创生了中国的武侠文化。与西方骑士有明确的社会阶层不同,中国武侠群体的社会面更为宽泛。步入新时代,武侠文化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推进中发挥积极作用。武侠文化可通过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民俗节日、国际交流等路径传续与传扬。  相似文献   
23.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07年和2011年我国第6届和第7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预决赛男子散打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新规则实施下我国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新规则下,散打技术进攻和得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拳腿技术成为男子散打运动员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摔法得分能力明显弱化;散打运动员整体技术运用手段比较单一,特色技术逐渐消失,不利于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形成;拳法主要以贯拳为最主要进攻和得分技术手段,腿法技术运用成功率明显提高,反映了新规则更有利于武术散打腿法技术的发挥和运用;新规则下裁判员喊停次数大幅度减少,比赛观赏性得以提高。建议:新规则下,散打运动员技术应全面均衡地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运动员提高散打技术质量,培养散打核心技术,形成散打技术特色,彰显散打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4.
健康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进化生长过程与维护自身健康方面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术之一,其健身功效已经被长期大量的实践所验证,太极拳有助于改善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水平,适合当代社会对于健康的需要,符合健康传播中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原则。同时,其身心俱健的功能与效果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对于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并从健康传播的四个层次划分出太极拳自我健康传播、太极拳人际健康传播、太极拳组织健康传播和太极拳大众健康传播。通过太极拳健康传播的四种类型与途径,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目标,使我国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造福全社会。  相似文献   
25.
2012年9月,全国青少年与学校武术指导委员会扩大会议在银川举行,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负责人出席,共同商讨青少年武术教育问题,其中,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提及武术国民教育、刚性教育问题,这使武术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 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近年来,以"国学热"所带动的传统文化热潮再次将国民教育引入公众视野.从西学东渐引发的"国民意识"冲击促使国民教育在近代首创,到当今文化强国战略提出"文化自觉"重新确定国民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国民教育随着历史步伐的推进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寄托. 国民教育作为一国民众获取国家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其不仅体现在民众对所属国家历史与现实的认清,更在于对所属国家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认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在此精神的指导下,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第四条"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施途径中明确指出,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出,意义重大深远 然而,当201 2年香港启动国民教育课程规划以弘扬民族精神与时寸俱进,要求中小学分别在2012至2013学年及2013至2014学年实施国民教育课程过渡时,却在推行之初便受非议在国民教育涉及政治"洗脑"与呼吁理性看待国民教育,让其回归独立人格培养的强烈社会舆论中,国民教育再次引起人们思考.  相似文献   
26.
为了备战第13届亚运会散手比赛,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了科研小组,首次对国家散手集训队训练过程进行监控,旨在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提供依据,探讨散手运动员训练监控方法与手段,为我国优秀散手运动队训练监控提供参考.研究过程采用科技服务跟踪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中国散打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前的生理生化监测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文献资料、咨询、测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散打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赛前近5个月的集训过程,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运用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率值、血乳酸值监测大强度训练课,能较好地控制运动强度;血色素等指标,能准确监测训练过程中的运动量和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28.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仿佛任何事物均可冠之以文化。然而,文化眼光却是一个独到的词组。冯骥才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因此需要文化眼光。但是,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的目光,他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  相似文献   
29.
我国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119名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分析、探讨了不同级别、不同运动水平散手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并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武术散手运动员形态选材的计算机判别函数和体脂百分比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0.
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思路,引入标准化学科理论,考察武术标准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厘定武术标准、武术标准化、武术标准化水平等核心概念,提出武术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方法,构建武术标准化研究的体系框架,包括武术术语、技术、器械、服装、礼仪、场地、管理、段位、翻译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