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6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这些天,我一直关注这个刚刚转来的女孩晓远.如果用漂亮来形容她,我觉得似乎缺点儿什么,如果用清纯来比喻她,又有些牵强.我实在找不出什么恰当的词说出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22.
郭萍 《新闻爱好者》2003,(10):36-37
对于报刊社而言,它所依赖的编辑力量的资源构成有两个:一个是编辑,一个是作者。作者的高质量首先取决于编辑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编辑会带来高素质的作者。高素质的作者所达到的影响力甚至能够创造一个品牌栏目或者品牌期刊。随着出版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深化,高素质的作者越来越成为出版人争相挖掘的对象。高素质的编辑是作者和品牌之间的桥梁。作为一个编辑,发现和努力拥有一支好的作者队伍,也会成为你编辑生涯中的一笔巨大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一)1988年年底,我到中学生阅读杂志做编辑。主要负责文学类栏目。其中“作家的读书生活”是刊物的重要…  相似文献   
23.
功夫在编外     
初涉新闻圈,做的是记者。采访中常有好心人对我说,女同志做编辑比较合适。说的也是,做了几年记者,不时有被编辑“枪毙”掉的“大作”。次数多了,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我若做了编辑,不就也有了“生杀大权”。 几年过去,我真的成了编辑,但很快就发现,编辑并不轻松。尤其是我作为《公共关系报》一版的责任编辑,不要说对记者的大作“生杀予夺”,就连编辑最起码的“修修改改”都缺乏“对象”——稿子。 部门人手不够,无法配专职记者去全国各地采访。这类专业性较强的报纸,指望自发来稿几乎不可能。于是,身为编辑,我得用2/3的时间去组稿,去做通联工作。值得庆幸的是,这编外的功夫没有白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抢盐风波的启示中,讨论微博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作用的几点原因以及其在舆论监督方面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25.
正这是一组非常好玩的体育活动系列玩教具,适宜幼儿进行走、跑、跳、钻、爬等运动。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用品,把废旧物品重新进行加工改造。制作方法简单,实用价值很强。材料可以单独进行游戏,也可以进行组合游戏。重点是挖掘材料的创意玩法,体现一物多玩的功能,游戏中还拓展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与材料进行完美组合,能够锻炼幼儿的体能,激发游戏兴趣,提高自信心和合作意识等。小火车制作材料:奶箱子、即时贴、细  相似文献   
26.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可在课内外适当安排简单乐器进入课堂。为此,我校于2000年9月承接了省级实验课题"引竖笛进音乐课堂,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由于教参中没有现成的资料,课本中也没有相应的练习曲,我们本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27.
28.
卢梭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强调:儿童教育的抉择应出自慈爱明智的母亲;儿童本位教育之"情"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之"理";儿童的教育应在生活实践中开展。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教育观则从大学教育出发,高屋建瓴地警示了教育应当避免过度的人道主义倾向与自然主义倾向,提出了用文学滋养精神贵族的积极主张。对自然主义与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认为教育者应当站在卢梭与白璧德之间,博采两种教育观的光辉,以照亮中国儿童教育的视野。  相似文献   
29.
郭萍 《学子》2013,(6):24-25
新时代呼唤全新的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呼唤和谐生命化音乐课堂。新的理念带来了清新的风,我们音乐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角色也在悄悄地变化,憧憬着能再掀波澜,与时俱进,在素质教育的土壤中孕育发芽,拔节成长。我们的孩子也由此走进了一个新的学习空间。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面对音乐课堂上那么多双渴求的眼眸,我经常会扪心自问: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们?什么是生命化音乐课堂?生命化音乐课堂又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做着属于自己的诠释和演绎。我认为:生命化音乐课堂,应该是能带给学生快乐的享受、情感的升华和理想憧憬的课堂;应当是充满着人性与智慧,充满着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