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体育   97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62.
采用B型超声波断层扫描,测量了跟骨高度和跟腱长度,并结合其他形态学指标,分析了它们和跳跃能力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跟骨高度和跳跃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跟腱长和腓肠肌腱长与跳跃能力的相关不密切。  相似文献   
63.
对体育锻炼介导骨骼肌分子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骨骼肌分子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发现:体育锻炼可调节骨骼肌的分子钟,并影响昼夜节律的振幅和相位,骨骼肌的运动能力也受到昼夜节律基因振荡中断的影响,运动对骨骼肌时钟基因的表达亦具有特定的昼夜时间效应;体育锻炼介导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钟的授时途径主要表现在中央时钟的间接介导、骨骼肌收缩直接驱动、细胞反应因子的诱导、应激激素释放的调节等方面;体育锻炼介导骨骼肌昼夜节律分子钟能有效改善骨骼肌萎缩、睡眠障碍、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认为:体育锻炼可在骨骼肌的昼夜节律系统中重新设置时钟,而个性化的定时锻炼亦可作为昼夜节律紊乱相关病理的有效处方,同时将运动和营养干预与分子钟同步也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锻炼对全身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现状,探讨影响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的因素。方法:应用ActiGraPh GT3X-Plus三轴加速度计对18名男性健康高中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日常体力活动监测。结果:学生有四成以上时间以静态活动状态为主,平时日和周末日坐的时间>躺的时间>站的时间(P<0.001),而休息日则躺的时间>坐的时间>站的时间(P<0.001)。学生从事中等强度及其以上活动时间仅占全天总时间的10%左右,平时日和周末日静态活动强度时间>中等强度时间>轻体力活动时间>大强度时间>剧烈活动时间,休息日为静态活动强度时间>轻体力活动时间>中等强度时间>大强度时间>剧烈活动时间,经检验不同强度时间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休息日能量消耗(339.3±145.7kcal)明显低于平时日(515.3±166.0kcal)和周末日能量消耗(510.9±164.6kcal),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活动日对学生躺时间(P<0.001)、静态活动时间(P<0.01)、中等强度活动时间(P<0.01)和全天能量消耗(P<0.01)有显著性影响;年级仅对静态活动时间(P<0.05)、轻体力活动时间(P<0.05)和剧烈活动时间(P<0.05)有影响;年级*活动日期双重因素对静态活动时间(P<0.05)有显著影响。结论:高中男生主要以静态生活方式为主,且体力活动不足。上学日和非上学日对学生的日常体力活动影响显著。在今后对于学生日常体力活动的研究中不必过多地考虑年级因素的影响,但有必要按活动日的不同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5.
目的以客观测量的体力活动水平为基础,分析不同持续时间活动的频率及其占总活动时间的比例,从而掌握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簇集特征。方法根据知情、自愿原则,在上海市杨浦和宝山2个区共招募306名学龄前儿童为受试者,通过连续7 d佩戴加速度传感器ActiGraph GT3X+测量其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在此基础上将每次体力活动按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分类,并统计不同持续时间的活动平均每天出现的频率及其占总累积活动的比例。结果共有146名受试者[男85名,女61名;平均月龄为(57.7±5.0)月]7 d测量数据均有效,被纳入最终统计分析。发现采样间隔为1 s时,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次体力活动持续时间≤4 s,且70%以上的中等强度和大强度体力活动持续时间为2~3 s。结论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以持续时间较短的零星活动为主。为准确测量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特别是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宜采用较短的加速度传感器采样间隔(如3 s或更短时间)。  相似文献   
66.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体育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还有待完善,尤以体育知识方面的测评体系为代表。为此,儿童青少年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尚不完善的问题。通过专家和体育教师的讨论,对标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适合水平一至五的“体育知识测评体系”,并采用百分制评价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知识水平。所构建的“体育知识测评体系”主要从运动人体、体育运动营养、体育运动保健(健康促进)和体育运动安全(损伤/伤害)4个方面测评相关知识。本“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知识水平总体较好,但尚有进步空间。“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构建意在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学校体育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丰富、完善体育教学过程和提供方法学参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研究目的:运用ROC曲线确定青春期少年不同运动强度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值,为准确评估日常体力活动水平提供支撑.研究方法:通过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Cosmed K4b2)和三轴运动传感器(ActiGraph GT3X)同步对80名11~14岁健康中学生(男性40名,女性40名)进行静息和8种常见体力活动的测试,通过ROC曲线下面积确定活动计数对于区分小、中、大活动强度的诊断能力;通过最大约登指数确定小、中、大运动强度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点.结果:垂直轴在各种活动项目中占主要优势,ACxis1、VM2和VM3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ROC曲线可建立不同活动强度的ACxis1、VM2和VM3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点(AUC∈[0.708,0.890],P<0.001);3 METs、6METs和9METs所对应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点ACxis1为2 151 counts/min、3 761 counts/min、3 783 counts/min;VM2为4 935 counts/min、6 009 counts/min、6 169 counts/min; VM3为9 600 counts/min、9 900 counts/min、10 296counts/min.结论:ACxis1、VM2和VM3可有效反映人体运动状态,ACxis1、VM2和VM3的最佳临界值可有效诊断青春期少年的运动强度,小强度活动的活动计数最佳临界值为ACxis1<2 151 counts/min、VM2<3 761 counts/min、VM3<3 783 counts/min;中等强度最佳临界值为2 151 counts/min≤ACxis1<4 935 counts/min,3 761 counts/min≤VM2<6 009 counts/min、3 783 counts/min≤VM3<6 169 counts/min;大强度活动的最佳临界值为4 935 counts/min≤ACxis1<9 600 counts/min、6 009 counts/min≤VM2<9 900 counts/min、6 169 counts/min≤VM3<10 296 counts/min;剧烈运动的最佳临界值为ACxis1≥9 600 counts/min、VM2≥9 900counts/min、VM3≥10 296 counts/min.  相似文献   
68.
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递增负荷过度训练中的表达及其免疫调节功能.方法:对雌性SD大鼠进行9周递增负荷过度训练,分别在训练的第1周、第3周、第9周训练结束后的36 h,以及恢复1周后处死大鼠.ELISPOT法检测Th1/Th2型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时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递增运动负荷训练过程中免疫机能结果表明,Th1型细胞因子IFN-γ在第1周跑台训练后升高;而第3周的跑台训练后,又表现为明显的抑制;恢复期1周后,实验组IFN-γ明显受到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4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递增负荷训练结束后的恢复期(恢复1周),此时IL-4较时照组升高了1.44倍.CD4+CD25+T细胞的表现:第1周的运动负荷后显著升高;第9周递增负荷训练结束后的恢复期,呈下降趋势.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后免疫机能的Th1漂移可能是运动诱发CD4+CD25+T细胞增强,从而抑制Th2淋巴亚群分化所致.过度疲劳运动造成CD4+CD25+T细胞的部分抑制.减弱了CD4+CD25+T细胞选择性抑制Th2增殖和活化的功能,免疫机能向Th2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运动性免疫失衡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中Th1型转录因子IRF、STAT4、Th2型转录因子GATA3、CCR4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运动性免疫失衡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中IRF、STAT4、GATA3、CCR4 mRNA的表达.结果:IRF/GATA3、STAT4/GATA3、STAT4/OCR4均下降,IRF/CCR4呈上升趋势,其中,STAT4/GATA3的下降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录因子IRF、STAT4、GATA3、CCR4在运动性免疫失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中,STAT4/GATA3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运动性免疫失衡机制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7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国外研究的区域分布、测量和统计方法、参与影响因素、干预情况等进行系统梳理。结果显示:英国是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最多的国家/地区;调查法(问卷、访谈、自我报告)和测试法为常用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聚焦在肥胖关系、久坐行为、场地设备和影响因素(运动环境感知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等)4个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议: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报告基础上关注自主性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倡导融合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手段,注重客观测试方法的使用;探究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干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