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511篇
科学研究   9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对外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认为“时量补语和宾语之间可以加‘的’”。通过对权威语文工具书和大量语料进行考察,作者认为“动词 时量补语 ‘的’ 宾语”不应作为普通话的一条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22.
教材弹性建设问题的提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基础,并在我国教材编制中经历了多种类型,引起学校教育观念的变化。我国教材弹性建设的发展在经历了艰难的政策、理论、实践探索之后,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一些困境,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对策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论证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列出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针对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进一步论述实 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4.
我国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课程知识观的分歧日渐凸显。以教育界的典型观点为切入点,分析传统教学论知识观与课程改革者知识观的差异,探索两种知识观冲突的理论根源,能够为化解两种知识观分歧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5.
我国的社区矫正的发起模式主要是国家机关主导模式,但在实践层面的运作模式上并非是单一、完全吸收其他地区性的;构建我国本土化的社区矫正机构模式,需要正确看待社区矫正试点与我国现行法律框架的冲突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26.
口译(又称传译)是一种翻译活动,顾名思义,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它是人类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身边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商务活动。但是在商务交际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文化积淀、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本文从交际过程中文化的重要性出发,结合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分析商务口译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现象。全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口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影响。指出口译是一种特定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第二部分分析商务口译中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最后指明口译人员应自觉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减少乃至消除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失误,使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7.
PowerPoint由于简单且兼容性好等优点而成为广大中学教师制作课件的常用工具,但其绘图功能不强,而高中物理许多概念如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都需要借助图形表现,制作这些内  相似文献   
28.
29.
语境的重要性早已为伦敦学派的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和弗斯(J.R.Firth)所确认。韩礼德(M.A.K.Halliday)继承和发扬了他们的语境理论。他认为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不是"完美的自足系统"。语境会影响甚至决定语言形式的选择,人们实际上是在具体的语言使用过程中来完成意义的传达,因此语言研究不应局限于其内部结构,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外部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其次,韩礼德从理论上阐明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的功能。"一方面它是社会环境之间的有规律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对语言从功能上加以组织"。此外,韩礼德提出"语域"(register)的概念,并指出语境可分解为三个变量,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如果这三个变量中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都意味着语境类型的改变,从而造成语言的变异。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语境的视角,研究其对词汇意义选择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准确而灵活的运用词汇进行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30.
数星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