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0篇
教育   3800篇
科学研究   572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95篇
综合类   186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59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韩德敏 《成才之路》2014,(17):52-5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历史真正走进每个同学的心中。历史就像我们脚下肥沃的土地,积淀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学好历史,对于初中学生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2.
我国报业市场自2000年前后走向规范化后,开始转向报业内功和实力的大比拼。在如今相似的媒体文化环境中,同质化具有先天性,是都市类报纸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3.
现实生活中,一提到用英语去“约会”,有的同学就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在什么情景下“相见”,怎样去“约会”,其实“约会”是要分在什么地点、什么原因去、约什么人等情境下进行的。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人们是如何“约会”的吧。一、向对方提出“约会”:1.Are you free tonight?今晚你有空吗?2.Do you happen to be free?你有空吗?3.Are you in a mood for a walk?你有心情散散步吗?4.How about going for a cup of coffee?一起喝杯咖啡怎么样?  相似文献   
64.
65.
教师是课堂的创造者与开发者,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研究课程资源,做好课前准备,要围绕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66.
幻想数学     
前面确实说过,运算并不是数学的全部。可学校里,为什么就只知道练习运算呢?那是因为,提高计算能力就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67.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尤其在地市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重大决策执行有力,就能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如何提升执行力?关键在人,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通过规范的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把报社的目标和战略转化成全体员工的目标和愿景,从而提升工作执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68.
6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1917年后,淡出政坛,退居天津。在周恩来的早期思想中,有很深的梁启超的烙印。梁启超的佛学思想、爱国情怀、救国主张,甚至文风都对周恩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周恩来旅欧期间,经过实际考察并对各种思潮进行比较,终于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是周恩来一生的最重要的抉择,也是他摆脱粱启超的影响,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开端。  相似文献   
70.
庄子美学与他的哲学关系十分密切.探讨庄子美学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失对庄子哲学作一番全面分析.但是庄子哲学的内容相当庞杂,本文只能择取与其美学关系紧密者、亦即作为其美学的哲学基础的道德论部分,作一极粗略的剖析,至于庄子哲学的其它内容,姑存而不论.(一)“道”与泛神论色彩的本体论哲学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必本原(“本根”)于道,即所谓:“形非道不生”(《庄子·天地》,以下凡引《庄子》均只注篇名).那么,道又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全面考察庄子的有关论点,似乎别无它途.在通读《庄子》时,人们对下面这条材料印象至深:“指(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养生主》)在这里,庄子巧妙地用“脂薪”比喻个体自然物,用“火”比喻化生万物的道,借以说明如下哲理:道无终始,物有死生.(《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