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1.
马艳艳 《甘肃教育》2013,(22):60-60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那么课后反思就是践行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最有效的途径。那什么是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虽则说法不一.但所含因素是一致的:反思的主体都是教师自己。  相似文献   
12.
13.
该项目通过对深层高压低渗油藏进行精细地质研究和综合评价,根据目前水平井钻井、完井工艺,对该类型油藏进行水平井开发适应性筛选,优选目标区块,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应用建模技术建立准确的油藏地质模型,多参数综合确定水平井的选层标准,从平面、纵向、方位、水平段长对水平井部署进行对比、优化,从注水参数、注水时机进行油藏工程论证,建立水平井产量预测模型,确定水平井合理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雷雨》来看曹禺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曹禺在创作《雷雨》时,表现出了对基督教文化主观情感上的背离与客观创作时暗自契合的矛盾心态。主观情感上,曹禺并不认同基督教文化,客观创作中却体现了基督教的罪恶与救赎的主题。究其原因,主要与曹禺受传统文化影响及其自身心理的独特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影响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利用2002—2012年中国30个省区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对碳减排的驱动机制,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减排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主要结论如下: 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意味着某个省区的碳排放强度不仅受到邻近省区碳排放强度的冲击,还受到各省区之间结构性差异的冲击,这种结构性差异体现在各省区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其他未纳入模型中的空间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两者碳减排作用的估计会有偏误.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加深学生对公共关系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文章结合<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时公关案例教学的内涵及意义、公关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进一步指出公关案例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问题、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1-2006年中国大陆科研机构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论文的统计分析,探索了中国基础研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演变.研究表明,自1991年以来中国基础研究发展迅速,且呈现较显著的地域依赖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以促进多学科均衡协调发展,使我国基础研究实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综合课程要求教师打破课堂教学常规,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大纲中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促进学生品德的修养。  相似文献   
19.
以波特假说为理论基础,将现有区域或行业层面的研究细化到微观企业层面,选取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零膨胀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火电企业研发投入呈显著的“U”型关系,且这一关系受到企业规模的负向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增强能够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张,环境规制增强反而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2)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火电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这一关系也受到企业规模的负向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强度过大会导致企业专利申请数量降低,但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张,这一问题将有所缓解,甚至会出现逆转。因此,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努力的激励作用并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20.
《机械设计基础》是非机类工程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1]。该课程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等数学、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和工程力学等先修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又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机械设备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