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体育教师社会流动的趋势,后果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文仁 《体育科学》1993,13(4):20-22
体育教师的社会流动对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就体育教师社会流动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师资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52.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在分析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城市居民区体育设施的4种基本模式和4种补充形式;提出把城市居民住宅区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我国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政府的责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3.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是关键.体育课程的实施,教学计划的执行,处处都要依靠教师.没有合格的教师,学制、课程改来改去都是枉然的.所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能见成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54.
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立“素质教育”、树“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走向。但学校体育其健康教育还停留于形式上,还没有完全从原有的模式跳出来。学校体育改革就是要我们去做一种与以往不同、但能达到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从大众体育健康的角度,忽视或不要去刻意追求过去哪种生理“波峰”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55.
对体育教师角色期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体育教育角色的问题上,学生与教师、教师与行政领导对体育教师角色期望是又红又专,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是完成体育教师角色的必备条件。促进体育教师角色融合,需要改善外部条件,提高体育教师职业声望、经济收入是促进体育教师角色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6.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调查报告。作者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研究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我们希望也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使宁夏的教育事业在新世纪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57.
制度创新:体育利益格局均衡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期的体育制度创新面临内外压力.体育利益不均衡是导致体育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而现行体育制度与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不相融是其变迁的外部压力.现有体育制度的局限性体现在:单一性和行为多样性的矛盾、规定性和选择性的矛盾、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矛盾,正是局限性的存在才为体育制度创新提供了可能.进行体育制度创新,必须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处理好创新成本问题与历史和文化传统问题.我国体育制度创新的路向应是强制性制度创新为主、诱致性制度创新为辅的混合型,且是一种融合正式和非正式体育制度的、与整体制度结构相协调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58.
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是关键。体育课程的实施,处处都要依靠教师。没有合格的教师,学制、课程改来改去都是枉然的。所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能见成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59.
教学模式的变革与体育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黄文仁 《体育学刊》2002,9(2):10-12
不同的教学模式反映的是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学价值观。教学模式的变革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其地位都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0.
人文社会科学与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科学的各学科都是相互交叉地发挥着作用。人类的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从来都不是靠某个单一的学科的指导。在新世纪,要重视人社会科学,更要重视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