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58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平衡木自选套编排的发展趋势及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法(录像),并结合1993~1996年女子体操评分规则,对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平衡木自选套技术动作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上下法向加难、加长、挂串方向发展;成套动作的编排上体现出新颖、多变的特点,突出绝招。  相似文献   
22.
23.
结合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实践,论述城市社区图书馆在经费、管理员、组织实施及藏书等建设的方式,并对其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4.
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凝练, 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在大学形象识别中, 属于理念识别,校训英译则是文化间的理念传输.由相同或同源校训译文的差异发现,在校训翻译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维度的同一问题:从原语到目的语语际间,译者在目的语语间,目的语受众在大学形象识别及民族文化上的同一.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对我国高校的校训翻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写的多种出版专业专书,在编写质量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如表达不清、失之严谨、标点错误等等。这些缺点错误,应当引起出版专业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6.
英语名转动词产生的动因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转动词的使用在英语中十分常见,值得研究。从语言的经济原则、修辞需要、名词和动词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词汇空缺的填补这四个方面对英语名转动词产生的动因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7.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背景下,如何精准、有效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如何实现在线教学从疫情期间的应急性教学向常态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转变,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调查数据发现,目前在线学习环境、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发展、在线教学评价、教师多重角色等都具有显著的智能时代特征,面向智能时代的中小学在线教学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呈现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中小学在线教学亟须通过顶层设计、依托"新基建"行动实现由"技术应用"迈向"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28.
空语类由乔姆斯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立刻引起了各国语言学者的密切关注。深入了解和探讨空语类及其在英汉语言中的句法分布,对揭示英汉语言的句法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检验了普遍语法原则,并为更好地解释汉语的语法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9.
立体显示技术是未来信息显示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对立体显示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并给出如何利用目前个人PC机的主流显卡Nvdia的显示驱动实现立体显示的方法。通过利用立体眼镜以及我们自行研制的立体显示器测试表明目前在利用立体三维显示技术改进和提高多媒体装备和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方案中,采用Nvidia显卡进行实现是最为简便、成本最低的最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Recen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echnology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big data analysis have a wide impact in many areas of human societies, not least in education. Advances in efficiency of new technologies, with impacts in renewable energy and transport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demand a reassess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 Technological advances enhancing creativity and analytical skills mean people must learn and adapt to a fast-changing econom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esent some key changes in Australian educational areas in recent years that are important and relevant to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philosophy to achieve outcomes in training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ticipated by the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 Education courses and curricula in many countri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 It is the swift incorpor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that best prepares students for the dynamic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Even though technological responsiveness is not a new phenomenon,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found to be most successful include complementary and supplemental courses producing multi-skilled and creative graduates. These courses are delivered with significant emphasis upon self-development skills and are less focused upon traditional content. A move toward horizontal focus and a student-centric balance is the current trend, displacing vertical over-specialisation of learning. Yet, the central role of educator is seen as still appropriate and necessary where the aim is to equip graduates with creative and adaptive ski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