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结合学院重点研究方向,骨基础生物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课程内容建设既与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接轨,又结合授课教师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课堂教学方式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参考国际前沿书籍,邀请国外著名学者参与授课,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为培养骨基础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32.
档案数据库是特定信息系统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必然受到该系统应用架构、业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组织范围领域的数据环境属性也有着类似的作用,它们对档案数据库的选型、性能、功能都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任丽 《中小学电教》2006,(10):19-20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综合和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强大动力。突破传统的教育时空观,积极研究信息技术和小学课程的整合,是当代教育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为了加速小学课程信息化改革的步伐,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白城市教育学院与白城市文化小学展开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合”的课厨研究,以探索教师、学生和信息技术的互动方式,信息技术在改进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寻找小学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途径。  相似文献   
34.
任丽 《现代语文》2006,(8):93-93
劳伦斯在他的作品《恋爱中的女人》中塑造了两个可爱的姑娘——厄秀拉和戈珍。她们身上共同的可爱可敬之处就在于她们都有自由意志,她们生活在各式各样的人中间都能保持自我。当她们的父亲说人家怎么看怎么说时,她们共同的反应是憎恶这种认识,她们已幸运的超越了人群找到了自己,这是非常可贵的地方,要知道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找到自己,只是闭着眼睛随着生活的惯性跟在别人后面前进或后退,她们却能用心生活。  相似文献   
35.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虽有所减弱,但在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由于延续了几千年的“仕途经济”仍在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学生的升学就业方面,绝大多数人仍然普遍看好普高,而鄙视职高和成教。于是,有些成教工作者怀着一股激愤之气,千方百计要把成教的规模搞大。  相似文献   
36.
思想品德课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相结合,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  相似文献   
37.
任丽 《考试周刊》2011,(9):160-160
科学不仅是知识,而且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科学教育绝不能仅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领略科学探索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科学精神,激发科学创造性。  相似文献   
38.
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只针对"问题人群",更要面向全体。倡导开发学生的心理资本,用积极的心理因素来预防和抵御心理疾病,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资本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才会对其产生好奇心并对其进行探究的心理欲望。如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提高英语的成绩,乃至语感的建立,就都会相对容易的多。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就这个问题,根据我的实际简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一个教案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体现。如果理念有问题或是错误,那么我们的教学措施也会有问题或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将是沉重的和深远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因此,思考我们习惯了的教学就显得很有意义。本文试图就《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做一个简单的反思和批判,进而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