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本文采用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量表考查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教师个人特征之后,职业学校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22.
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并重,并逐渐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两者关系的梳理与分析,表明积极的心理健康品质可以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创造力培养提供前提与保障,而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也会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这两者的辨证关系,再次证明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编制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开发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与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制高点,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提供新理念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223.
<正>生态焦虑是指因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心而出现的恐惧与担忧。非适应性的生态焦虑会导致个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育意愿;适应性的生态焦虑不会损害个体的心理健康,且能促进个人或群体的亲环境行为,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本期访谈,何妍主编将邀请俞教授从社会生态视角,为读者介绍生态焦虑的社会生态模型和生态焦虑出现的原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224.
<正>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占比较高,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顽症”,而且对家庭、社会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例如辍学、逃学、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因此,学习困难不仅仅是一个关系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问题,同样更是一个关系国泰民安的社会问题。近年,随着心理学研究生态学取向的兴起,对学习困难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月起,本栏目将连续用三期的篇幅刊载学习困难相关的重要研究与发现,敬请关注。本期邀请俞国良教授为读者介绍学习困难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分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学习困难者的教育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25.
根据心理健康问题临床和实践经验,把心理健康问题界定为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两类。因为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在诸多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所以我们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进行了系统研究。检索时间以2010年智能手机产生作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键影响因素,横跨十年,共检索10424项研究成果,1135项纳入检出率的元分析。其中,小学生101项,初中生222项,高中生252项,大学生560项。被试总人数为3248179名学生。结果表明:(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睡眠问题(25.2%)、抑郁(14.6%)、焦虑(12.3%)、攻击行为(4.1%)、退缩(3.8%)、违纪行为(3.7%)、躯体化(3.6%);(2)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焦虑(27%)、抑郁(24%)、自我伤害(22%)、睡眠问题(17%)、自杀意念(17%)、自杀计划(7%)、自杀企图(未遂)(4%);(3)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抑郁(28.0%)、焦虑(26.3%)、睡眠问题(23.0%)、自我伤害(22.8%)、自杀意念(17.1%)、躯体化(9.8%)、自杀计划(6.9%)、自...  相似文献   
226.
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与特征进行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推进期和深化期,现已成为国家顶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展现出一种由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关键词频次随时间变化而增加,且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政策类型逐渐多样,卫生/健康类政策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政策有效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关注度。未来政策制度应从六大体系入手,推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227.
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重视老年心理健康跃然成为健康中国行动之一。本文整合生命历程视角和生态系统理论,系统建构了生命历程-生态系统观模型,全面揭示了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个体、家庭、社区、社会等生态因素,以及退休、丧偶失独、老年人口流动等重要生命历程事件,将老年心理健康视为贯穿生命始终的事件经历与生态系统之间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采用元分析技术初步验证了正常老年群体中该模型的适切性,并提供了特殊老年群体的证据;进一步,从干预理论与实践视角入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论证,并立足该模型,明确提出了未来老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趋势,以期实现全周期维护老年心理健康,全方位干预影响老年心理健康因素,全社会共建老年心理健康支持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228.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使得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复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艰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已就社会心理服务和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举措,很多积极有为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实践者、管理者和推动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和新成果。为此,本刊特推出“主编访谈”栏目,意在通过对话与交流,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和更加多元的形式,为读者传递更多丰富的信息、更多有价值的理念。开栏首期嘉宾,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俞国良教授,本刊主编何妍将与俞教授共同探讨新时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更新和自我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