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艺:最近有机会到山东、海南、江苏听课,发现了一些内容十分充实的课堂。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上有许多任务要去完成,我们应该珍视课堂的每一分钟。符合新课程理念,活泼而紧张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我心中理想的信息技术课堂。如果一个负责任的学生,回忆他的信息技术课堂时,能够找到的印象是不知学了些什么: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回忆他的教学经历时,感觉老是领着学生玩,并没有教给学生些什么东西。这样的课堂,我们自己都找不到信心,不要也罢。  相似文献   
32.
随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网”作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网站之一,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喜爱。他们和许多热心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师范院校教师,各级教研员一样,经常以论坛为平台,进行与信息技术教学方方面面相关的切磋,探讨。在这里,一个由国家课标核心组的专家,地方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指导新课改的各级信息技术教研员,在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线教师共同构建的立体化教研队伍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3.
课例反思,符合一线教师的研究特点,是小学教师“行动研究”的一种新形式,深受课程专家的推崇和小学教师的喜爱。一、课例反思的涵义及功能所谓课例,通常是指具有典型意义或具有深刻研究价值、能发人深省的课堂教学实录。课例反思,则是指教师本人(或研究群体)借鉴他人的指导或建  相似文献   
34.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减少、降低、避免化学污染,是基于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重要教改内容之一.文章从六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化学教育在化学实验中的渗透,以期和绿色化学“零距离”  相似文献   
35.
尖端放电实验的改进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师范学校冯伯虎长期以来,“尖端放电”一直被认为是中师物理教学“静电学”部分中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在做教材(人教社94年版中师《物理学》第二册第21、22页)上的“电风”吹烛焰和“电风轮”实验之前,先补...  相似文献   
36.
关于强化中小学信息技术中心教研功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发挥各学科教研室(或中心)的教研功能,是搞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落实新课改精神的重要保证。然而,强化中小学信息技术中心的教研功能,却一直是个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信息技术不仅涉及到学科(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问题,而且涉及硬件的建设与维护(校园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与广播网络等),以及软件的推广、应用(如对学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指导,应用软件、课件的开发等)。因此,从教育功能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中心应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37.
“说课”这种教研形式,自1987年由河南省新乡市一些学校从“说戏”移植而来后,就逐渐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渐成为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说课,通常按照事先精心设计的说课稿的结构来执行。显然,设计一份结构合理的说课稿,是说好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8.
课堂教学设计预案既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也是教学设计理论在学科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实践表明,为了利于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学设计的具体撰写形式也应各不相同。《初识Excel2000》的创新教学设计则是基于研究课视角而撰写的,其教学内容为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五章第一、二节。  相似文献   
39.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教学环境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高校基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构建要素,并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措施和评估原则。  相似文献   
40.
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教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共识的今天,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和研究者们纷纷采用不同的形式,或搭建或利用已有的网络平台,开始了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网络教研。然而,网络教研毕竟是新生事物,究竟是否需要开展?应该怎样开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