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6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有人说体育课不能以教材为逻辑主线进行教学,而有人说体育课就是应该以教材为逻辑主线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体育课既可以教材为逻辑主线进行教学,也可以教学目标为主线进行教学,这要根据教学对象来确定,不能非此即彼,千第一律。如对小学于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32.
进行跳交叉绳练习时,绳子两根十字交错,称之为“十字跳绳”,绳子三根交叉放置时,称为“水字跳绳”,绳子四根交叉放置时,称为“米字跳绳”,当绳子在5根以上时,互相交错的跳绳就如同一张绳网,这种练习方式称为跳网绳。通过跳网绳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使学生形成做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习惯,还可以使学生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学会安全地进行跳网绳练习。达到摇绳者尽心尽力、无怨无悔,跳绳者勇往直前、决不退缩的精神境界。笔者通过跳网绳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跳网绳…  相似文献   
33.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肌肉爆发力及培养身体协调能力的练习,它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测试项目之一。在中招体育考试时,很多省市选择它作为考试项目,因此,它受到了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学生在做立定跳远练习时,却存在着两个不利因素:第一,立定跳远练习手段较少,因而单调乏味,  相似文献   
34.
整体性和德礼性是中国传统体育的性质,竞争性和规则性是西方体育的性质。地理环境、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是造成中国传统体育性质与西方体育性质不同的原因。中国传统体育性质与西方体育性质之间存在着互补性。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郑州市中小学校"2 1项目"体育类实验运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2 1"技能评价(试行)标准难度水平不均衡、缺少体育教学内容层级衔接的指导性文件、体育教师知识技能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场地设施有待改善等,并为保证"2 1项目"实验的良性发展,提出相应的控制方式,也为其他试验区提供可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36.
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现状和职业篮球俱乐部发展的实际,对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法律规范问题进行研究:职业篮球俱乐部建设的法制环境;与职业篮球俱乐部有关的法律问题;与运动员有关的法律问题;建立中外合资经营职业篮球俱乐部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等.  相似文献   
37.
<正> 跳绳是一项简单易行,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经常练习跳绳,对于促进运动器官和内脏机能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发展弹跳力和灵敏、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有显著的效果。跳绳的种类很多,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跳,有原地和跑动跳,有单摇和双摇跳,有单脚和双脚跳,还有花样跳等。跳双绳属于花样跳中难度较大的项目,其中跳双绳的技术要求更高。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曾经尝试过跳双长绳的教学,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8.
从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28个试点地区推行至今5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研究、试行体育新课标的热潮。上自专家学者、下至体育教师都参与其中,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价值、如何实施、怎样评价等问题进行了一轮紧接一轮的研讨、实验、总结。相应的研究成果不计其数,各地的优质课评比比比皆是。但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仍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39.
我对跳绳的喜爱,还得从十年前一次难忘的公开课谈起。那是一节集我校体育教师之智慧,融我校体育特色之精华的课。在那节课上,许多听课教师被学生精彩的跳双绳技巧所吸引,被学生的成功表现所感染,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绳子由头上回转于足下,且转且跃,似绳飞舞的景象。现场的教师有的在场地边模仿学生的摇绳动作,有的则干脆替代学生摇动双绳,还有的教师则加入了跳跃者的行列尝试向绳中跳跃。此种情景,在我所观摩的课中,还从未看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跳绳的魅力。从此,我对跳绳的研究拉开了序幕。我的生活和感受也与绳子连在了一起,我把许多时间用在…  相似文献   
40.
<正>由于基层经费比较紧张,乒乓球训练大多采用的是人工供球的方式,所以,多球训练时乒乓球常常被打得满地都是。笔者发明研制的“乒乓球捡球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效地解决了捡球时的难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