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从上世纪90年代"韩寒现象"引起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到金庸的<天龙八部>进教材引发的争议,以及最近湖南卫视"超级女生"呈现的火爆景象,中学生世界已不再单纯,不再平静.这让父母忧心忡忡,让老师焦急,让社会困惑,中学生自己面对这个汹涌而来的大潮也无所适从.进亦忧,退也难.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教育究竟又该如何作为?  相似文献   
22.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方案,可以从键盘输入步进电机相关数据,步进电机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工作,并且可根据需要,实时对步进电机工作方式进行设置,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主持人:在校园里,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随处可见,虽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不同学校的学生比的内容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种校园现象,学生之间的攀比有许多共同的因素。今天请各位来交流这一话题,目的在于听听来自一线老师的声音,对这一现象进行全面剖析。希望我们的研讨能够给同行们一些有益的借鉴,也能给广大家长以有益的启迪。请大家就学生攀比问题畅言。  相似文献   
24.
德育过程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品德的根本途径。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提出“把德育过程还给学生”,直面当前的德育问题,而这一命题和做法本身恰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德育过程为什么会外生于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将德育过程还给学生?本文从体验论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和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此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
“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使因特网技术在世界飞速发展。计算机必定成为21世纪最重要、最普遍的信息载体,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各领域。网络以其亦真亦幻的虚拟现实、交互共享的信息资源、快捷友好的界面操作、引人迷返的刺激情境。“比电视对人类文明具有更大、更  相似文献   
26.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如何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漏洞并对其进行有效填补,是摆在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7.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了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方案,可以从键盘输入步进电机相关数据。步进电机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工作,并且可根据需要,实时对步进电机工作方式进行设置,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复杂性研究是建立在对近代科学决定论思想批判基础上提出的以非线性为主要特征的系统科学理论,目前正引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场研究范式的革命,教育领域也一样不可避免。本文正基于这样的现实,从复杂科学的角度来探询德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9.
2000—2010年中日学生的体质差异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中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大量的检索和查询,收集了2000年和2010年中日中小学生的体质水平、运动状况和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具体纵向分析了2000年到2010年中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变化特点,同时与同期日本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横向的比较,找到了中国中小学生与日本中小学生在体质、运动、生活和营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造成中日中小学生体质差距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品牌原产地效应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基于体育服装品牌,研究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和品牌知名度对中国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消费者将某个国外体育品牌错误判断为本土体育品牌时,会认为这个国外品牌的品牌形象较差,同时也会更不偏好;第二,本土品牌知名度会对本土品牌原产地困惑与本土品牌形象感知之间的负向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而对国外品牌而言,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