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针对初中化学教师经常兼职生物教学,简述初中生物和化学内容和目标的相似之处。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尽早开启化学之门,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对初中生物和化学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幸 《东南传播》2012,(10):179-182
本文根据2009年至2011年为期两年的福建广播电台音频制作网络建设为背景,深入研究DAS、NAS、SAN、CAS存储技术在电台的应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根据电台的发展趋势,建设了制作子系统、媒体资料子系统、内外网互联子系统、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伴音采集子系统。各子系统对存储需求的不同,部署的存储结构也不相同。本文根据福建省电台各种存储结构互相融合的实际情况,探讨各种存储技术在电台制作网络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渔民对生老病死,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加之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迷惑,在我国各地渔区都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渔民禁忌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渔民禁忌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对于渔民禁忌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于渔民禁忌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现阶段的变化等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刘幸 《保定学院学报》2013,(3):60-64,88
郑和七下西洋是早已被中国人所熟知的事件,然后却鲜有人知道在郑和首次下西洋的前一年,郑和曾受明成祖的派遣出使过日本,将当时的室町幕府纳入明朝的朝贡体系之内,并签订了明日《勘合贸易条约》,开启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明日勘合贸易,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郑和下东洋对当时明朝的海外政策意义重大,虽然史学界对于这一历史事件仍存在争议,但从现有资料来看郑和确实到达过日本,并对中日乃至整个东北亚外交体系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科研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必须开展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整体素质。一、开展校本教研的手段和途径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是开展好校本教研的  相似文献   
16.
李娟芳  刘幸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146-149,169
针对工程项目主体行为风险评价的多目标、多层次等特点,构建了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一致矩阵,建立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工程项目主体行为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过程简单,评价结果客观可靠,便于计算机编程,是一种评价工程项目主体行为风险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日本汉学家斯波六郎(1894—1959)先生的名声,在国内学术圈并不算小。早在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就影印了由他主持编纂的《〈文选〉索引》。书前有一篇他的长文《〈文选〉诸本之研究》,考辨《文选》诸种版本的关系,成为日后凡研究《文选》者必定征引的名篇。尽管近些年,傅刚、小尾郊一等中日学者在《文选》版本领域后出转精,针对斯波六郎的旧说,提出了诸多新见,但仍旧非常尊重他在这一领域筚路蓝缕的贡献。所谓“日本选学第一人”的称号,到今天也站得住脚。不过,也正是因为斯波六郎在《文选》版本及校勘领域的贡献太过卓著,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止于一个文献学者,仿佛他穷尽一生只在《文选》一书上下功夫,而且下的主要都是文献学的功夫。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探讨,认为,应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从而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如何影响普通老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20.
刘幸  王夏凯 《职大学报》2013,(4):44-47,68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是如何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