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体育旅游产业具有资源依赖性强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特点。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如何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就成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传活动.通过总路线的宣传,提高了民众的政治热情,促进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推进了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工农业生产.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活动为新时期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必须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宣传;必须结合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工作开展宣传;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宣传队伍.  相似文献   
53.
【目的】国家公园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功能,兼顾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公园的应有之义与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国家公园建设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关系及其驱动机制。【方法】以神农架林区为例,基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对比分析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前后林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结合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探讨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与林区发展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1)2014—2020年神农架林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显著改善,其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数由0.132、0.107、0.166提升至0.438、0.213、0.240;(2)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的耦合程度保持高水平(均值为0.988),协调水平由初度失调提升至勉强协调(由0.359至0.551),表明国家公园建设促进了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促进了林区自然资源、投资等要素配置的结构和空间优化,在生态保护、社区发展及文化服务功能建设方面与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耦合联系,国家公园服务功能得到完善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结论】本文验证了国家公园建设对于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