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是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验室评估工作经验.就吃透评估标准,做好学院的自评工作,在推动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有益地探讨。  相似文献   
22.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创造了独有的黄州东坡文化,本文对黄州东坡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3.
笔者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探讨实验项目设置与本地区经济建设、日常生活、实验技能大赛、岗位技能、科研相结合,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开放实验室,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实验评价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等方面,论述在高校实验教学中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4.
一、板书课题,培养语感师:同学们,有人说,中国的汉字不是僵死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毁灭)师:看到这个词,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了地震后的废墟。师:残垣断壁、瓦砾成堆,美好的家园被地震摧毁。同学们,你们看,只要用心朗读词语,它就不再是僵死的符号,而是一幅生动的画。所以,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这种不仅读懂文字而且要读出文字所蕴涵感情的意识与能力!师: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说是家园被地震毁灭了,我们感到悲伤、凄  相似文献   
25.
信息通讯技术(ICT)与主题单元教学整合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广大一线教师对ICT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仍存在片面或错误认识,与此同时理论研究者们也没有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和实用性的模式来指导一线教师的教学过程。文章主要阐述了主题单元的概念,并提出了基于ICT的主题单元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如何使用该模型,并附一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6.
以广西凌云县产的八角茴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手段对这些八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浸提茴油也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大红八角浸提茴油和干枝八角浸提茴油的有效成分都比直接茴油的还要高,这些挥发油的主成分相似,主要为反式茴香脑、草蒿脑、小茴香灵、茴香醛等。八角茴香油的化学成分随加工方式不同又各有区别,为其充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7.
八角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对八角属植物近十余年来在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总,并对该属植物在抗肿瘤,升高白细胞,镇痛,抑菌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论述,拟为更有效的开发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应用文越来越显示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写作并不被重视,例如对应用文的轻视、课时的不足、学生厌学等等。笔者试着就如何改变这一现象的问题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9.
语境问题一直是语言学、语用学、哲学等所关注的问题。语境是普遍存在的,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系统,与意义的生成是互生互存的。基于这个理念,文章尝试提出语境生成"三分说",即语境与意义的生成是通过语境建构、语境凸显与语境转换三个层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0.
知识历来同教育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教育是知识筛选、传播、分配、积累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知识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离开了知识,教育就会成为无米之炊。”毋庸质疑,一定时代背景下的知识观,将影响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甚至成为决定教育活动质量的重要理论根源。从知识观的角度审视语文课程改革,也许会在理论与实践地碰撞中,摩擦出思想的火花,点燃创新的思维,照亮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