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高等职业教育数控加工工艺专业课程为例,分析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思路,给出专业课程开发的基本路线.分析课程开发的相关背景、依据及基础,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高职数控加工工艺的专业课程系统化开发,通过”复合零件法”和”复合路线法”进行教学载体的选择,完成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结合企业需求、技能竞赛要求及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提出合理可行的工学结合的融合式高职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并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22.
谐音转义是指运用谐音的方法,将两个在语义上毫无关联的谐音词语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和谐悦耳、深刻有力、富有幽默感的一种修辞方式。可分为同形谐音转义和异形谐音转义两个下位类型。这种修辞方式与双关、仿词、拈连、析字等辞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本质的不同。事实上谐音转义是一种独立的辞格  相似文献   
23.
在四川省康定市金汤镇境内发现了与岩溶洞穴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的新型溶洞,了解其发育与形成对溶洞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野外考察为基础,介绍了金汤新型溶洞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其发育过程。研究表明:金汤新型溶洞发育于页岩(板岩)之上,位于山体之外,平行于峡谷边缘沿北西—南东方向水平延伸,整体呈单通道廊道式。地下水溶蚀本溶洞南西侧碳酸盐岩,受地貌、岩性及断裂影响,岩溶水向南东以地表、地下两种形式排泄流至金汤新型溶洞所在的峡谷谷坡陡崖处沉积,地表径流岩溶水沉积较快,地下渗流岩溶水沉积较慢,差异性沉积使得溶洞形成。  相似文献   
24.
半个世纪以来,中东一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地区,是世界热点中的热点。在中东,无论是战争,还是和谈,都与一个人的名字有关,他就是叱咤中东风云几十年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 一访:等候12小时 第一次采访阿拉法特是1988年1月12日,我当时任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记者,那时正是轰动世界的巴勒斯坦起义爆发不久。为了尽可能快地专访到阿拉法特,我们通过各种渠  相似文献   
25.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筑魂的战略工程,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的精神屏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本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  相似文献   
26.
高校声像、实物档案管理起步较晚、规范性差、归档方式落后,制约了声像、实物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文章通过对河海大学校史馆建设中声像、实物档案征集和利用实例分析,论述了高校声像、实物档案收集的途径与方法,并就其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
28.
种族、地域及文化间的冲突是李唐构建大一统帝国尝试所面临的历史挑战。唐初君臣在对汉唐间政权更替的合法化方式与胡族自我角色定位的言说机制历史回眸的基础上所确立的以“尧舜”为表征的政治文化理念,成为李唐完成权力获取之合法性论证、调适胡汉混融事实下的族群关系及维持“权力公共性”的基本共识,并进而决定了唐初的政治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29.
电视新闻节目如何设置主持形式是关系到节目外在形态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同的设置方法会带来不同的节目形态以及相应的传播效果.目前在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设置上常用的就是双人主持和单人主持,本文将就着两种方式各自的利弊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0.
“对”和“对于”互换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和“对于”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介词,二者关系密切而又有所不同,表现在“对”和“对于”有时能互换,有时不能互换。本文从分析“对”和“对于”语法意义入手,找出了二者语法意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从历时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归纳出两条规则,通过大量的言语材料验证,总结出更为具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