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江苏省十所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田径类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田径类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疑虑和分歧,内容涉及对田径类课程的理解和实践现状、田径课程与新课程之间的关系、评价体系整合和新课程的开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威斯汀豪斯集团进行受众调查,结果显示,听众希望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包括时政、体育新闻,以及气象信息等各方面的新闻。据此,威斯汀豪斯创立了全新闻电台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前办什么电台、播什么内容都由电台自主决定的做法。全新闻电台方便了受众收听,受众的忠诚度非常高,也比较稳固。这一模式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类型化广播的雏形。  相似文献   
13.
包云 《新闻战线》2012,(1):22-2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称"中央电台")是有着七十多年光荣历史的国家电台。这次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既是对我们继承传统作风、加强自身能力、提升业务素养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新闻队伍媒体责任的一次重新锻造。中央电台提出,通过该活动,诞生一批"眼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提升。作为主干课程之一的田径类课程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对田径类课程目标历史与改革现状的研究,力求寻找出改革目标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并提出相应的构想,为课程目标的顺利贯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的仲夏,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中国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青年业务论文专刊》(以下简称《专刊》)的复印件。它集合了全台青年的智慧,收录的60余篇优秀业务论文,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有新闻理论,有技术前沿,有广告运营,还有网络新媒,可以说中央电台团委用这样一种海纳百川的方式,筑建了一个百家争鸣的青年学术论坛。《专刊》是从两年一次的"中央电台青年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参选作品中择优集册刊发的。随着这两年青年职工的增加,台内业务研究氛围也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参加这个活动,择优发表的《专刊》也成为青  相似文献   
16.
包云 《考试周刊》2007,(14):4-5
大学生社会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大学教育对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往一些学者主要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而本文主要从大学教育中的教学环节和非教学环节两个层面对这种积极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对此进行建议,以期大学教育能够更好地完成大学生社会化的职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7.
从刘翔的成功再看"一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一鸣惊人,为中国的田径运动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刘翔的训练较中国其他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有着较大的不同之处,由此对“一无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重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思考力     
大家应该都知道3M公司吧?他们发明了一种便利贴,现在成了我们生活和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黄色的小纸片,写了以后,贴在任何地方,随时都能拿下来。其实便利贴是一个很有趣的研究,早期的时候,3M公司想要开发一种黏度超强的黏胶,结果超强的黏胶没研究出来,倒研究出来一种超弱的黏胶。  相似文献   
19.
包云  曹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1):67-68,111
五年制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在探索中前行。借鉴于高校和普通高中关于田径类课程或项目的相关论述,并结合五年制高职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将“田径类项目”的概念引入五年制高职体育课程建设中,并提出田径类项目以健身性、竞技性和实用性为三大属性,以基本锻炼能力、田径主要技术和户外生存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必选、限选和任选为三种教学形式,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田径类项目在课程中的实施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社团活动是职业学校德育渗透和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管理,使之纳入学校整体德育系统,提升品位,是德育管理工作的难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摸索,笔者认为,在社团建设过程中,只有较好地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学校的社团建设才能迈入"快车道",发挥"正能量"。一、职业学校中为何要有社团?这个问题是回答社团存在的意义。学生社团作为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具有很多鲜明的特征:1.组织形式的自发性。学生社团是在学校管理部门的许可下,以共同的观念、兴趣、追求、目标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成员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2.群体目标的整合性。社团成员具有共同的爱好、志向,彼此能从交往和共处中受益,所以社团凝聚力强,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