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评述了彭桂萼抗战诗歌集《沧江号角》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北宋行书大家米芾享誉书坛。他笔力雄健,浑朴凝重,敛放自如,俊挺伟茂,神完气足.气势恢弘,尤以侧锋取势,灵活多变,充满艺术魅力。自宋以降,效习者众。而今,中年书法家崔世焘对“米”字情有独钟,40多年来,刻苦钻研,固志不倦,对“米南宫”的运笔、章法及气韵颇有领悟,尤其是在结字的研习上最为深透,既继承古贤的优良传统技艺.又勇于开拓创新,创建自己的书风.不求形似,而重神似,以欹为正,游丝牵引,气韵隽秀.俊逸爽朗,神采飞扬,独具风神。文章对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原因和特色作扼要的剖析和中肯的美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学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锐意革弊创新,大力进行教学改革进行探究。提出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有机整合,不但注重写作的数量、质量,还要注重写作速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理性思维水平和写作的悟性技能,娴熟地掌握写作规律,以适应市场竞争对中文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4.
评述了彭桂萼抗战诗歌集《沧江号角》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著名学者型书法家苏位东先生的书艺创作,从立象、笔意和书卷气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审美赏评,并对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作扼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时代在前进,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京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国粹,必须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进行继承、创新和改革发展,以再创新辉煌。文章以唯物史观和美学视角对其进行了梳理、探索和阐述,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以推动京剧艺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词坛一代宗师唐圭璋(1901—1990)教授逝世已多年了。先生虽去,学术犹存,时时昭示后人。先生生前乐育英才,诲人不倦。音容仿佛,如在昨日,受业者莫不永忆箴言。1989年6月的一天,风和日丽,我与书法家梁宗亨一道去南京师范大学拜谒唐圭璋先生。他时年已89岁高龄,白发苍颜,步履蹒跚,身体瘦弱。但精神尚好,思路清晰,缅怀往事,侃侃而谈。言及他的恩师吴梅先生,唏嘘不已,倾谈不倦,勾起一段词坛逸闻,师生弥深缱绻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