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区全民健身工程的使用与管理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期全面了解延安市全民健身工程的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工程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使这项工程在居民体育锻炼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32.
幼儿体育是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认识幼儿体育的价值观,在幼儿体育教育过程中实施好素质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好成绩,中国射箭队也取得了1枚金牌,实现了金牌零的竞破.但是,中国体育仍然离体育强国有-段路程.  相似文献   
34.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语文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当前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语文教学的"创新点",使创新教育之锤敲得准,敲得巧,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笔者介绍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
  1.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换句话说,文字总是能提供比其形象更多的意蕴。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时,教师应尽量撤去定格好了的框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作的空间,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放手让他们讨论。比如将《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分析成为了金钱而六亲不认的势利小人可能过于草率。小说中的"我"不谙世事的艰难,对有血缘维系的"叔叔于勒"怀有同情心固然可以理解,但"我"的父母一次次饱受于勒所带来的痛苦,对他避如瘟神是不是可以谅解呢?  相似文献   
35.
从认识论、研究战略、资料收集三个层次,可以见出费孝通社会研究方法的特色,即具有本土特色的功能主义认识论,微型社区研究策略,以及参与观察与访谈技术。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开展的轰轰烈烈,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分支,已经在国民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大众传媒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体育产业链打造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产业链中体育、企业、传媒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37.
喜欢打乒乓球的人都知道 ,可以利用乒乓球表演一种“技巧”,就是在球台上用手指将球使劲一压 ,球就会从手下滑去 ,并同时迅速旋转 ,我们可发现球前进到一定的距离后会自动滚回来。乒乓球为什么会自动滚回来呢 ?首先 ,来考虑这个物理现象发生的全过程。当用手指将球向下一压 ,球就会获得一个平动速度 v0 和转动角速度 w0 (如图 1) ,这样 ,球便又滚又滑地向前运动。在滑动摩擦力 f=μmg的作用下 ,球质心的平动速度将会减小 ,球绕质心转动的角速度也会减小 ,只要保证图 1当球质心的平动速度减小到零时 ,球绕质心转动的角速度不为零的话 ,那么 ,…  相似文献   
38.
运用效用基数论探讨体育消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体育消费行为问题,运用效用基数论理论,阐明体育消费的需求形式,探讨了体育消费者收入和体育价格的变化对其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如果说电影《窃听风暴》最后仍然歌颂了人性的光辉拂去心灵阴霾的话,那么,《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则是将许多无辜的人们一下子推进了被欺瞒与背叛的深渊。因此,当耄耋老人默多克说这是我这一生中最卑微的一天时,实在很难博得公众的原谅  相似文献   
40.
2014年5月28日山东招远血案的发生,令人发指。如今尘埃落定,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11日公开判决了此案,还受害者以公道,也让加害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斯人已逝,生者悲戚有余,愤怒难平。公共舆论的关注点随着案情的发生发展呈现出起起落落的变化,从关注到谴责再到许多激愤情绪的出现,我们不难看到舆论的芜杂,并且向负面发展,以致产生偏差,导致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呈现出模糊化和误解化的多样表现,从而产生了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