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11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方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智者应视健康为人类最大的福祉“。随着时代的进迁,生存环境的巨变.带来世界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单纯的西药已经不能适应人类防病治病的需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尝试天然药物和天然复合营养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这天然物质就包括真菌。  相似文献   
52.
对话路甬祥     
<正>作为一名长期宣传报道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记者,我和我的同行往往只关注于这些著名科学家们的求学经历、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而忽略他们同时又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他们对教育问题也有自己的深刻思考。诸如竺可桢、钱学森等科学前辈,曾提出过"竺可桢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本次采访对象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  相似文献   
53.
<正>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在商朝后期,它是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它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4.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它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在商朝后期,它是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相似文献   
55.
为进一步解读前沿医学和国家医疗政策,交流临床与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现状与发展态势,《科学中国人》携手《中国科技奖励》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医学人沙龙”于2011年1月25日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 本届沙龙以“中国科技奖励如何更好地发挥对于医学科技创新促进作用”为主题,宣讲医学科技与医疗方面的国家科技奖励政策,分析医院在,  相似文献   
56.
夏炎 《科学中国人》2011,(15):24-27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相似文献   
57.
夏炎 《科学中国人》2011,(15):14-15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5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58.
家人问孔光:"长乐宫温室殿前种的都是些什么树啊?"孔光听罢,皱了皱眉头,先是沉默不语,继而顾左右而言他,完全答非所问。家人们万万没想到,孔光的保密工作竟然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相传,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  相似文献   
59.
夏炎 《科学中国人》2013,(12):12-15
2013年10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到《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视察调研。  相似文献   
60.
一、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没有理由不让学生喜欢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精益求精,并以反复练习来求熟练,但物极必反,也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我们的很多教师或家长往往不重视兴趣、快感在学习中的动力作用,很少关心学生在死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