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4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91.
论教师的精神成长——批判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人们对教师的精神成长有所忽视。批判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成长更多突出的是精神层面,认为这是教师教育的核心与独特之处。教师成长的核心是重视教师的精神处境,促进教师精神世界的丰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为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运用新教学方法的过程,而应该关注教师精神存在的提升。激发教师的意识觉醒,使之回归自由的家园,赋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才能帮助教师真正走上精神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292.
浅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勇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188-188,191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用以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习惯。心理学将思维定义为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高级元认知过程。人类通过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从而形成概念和解决遇到的问题。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反映了处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和群体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的认知特性。  相似文献   
293.
本文结合炼钢生产的实际工况,介绍了北京利得华福公司生产的高压变频器在炼钢除尘风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4.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数学素质,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结合教学工作中点滴体会,谈几点做法:一、自己发现知识波利维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第九册“比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商…  相似文献   
295.
浅谈我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我馆工作的实际,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96.
姜勇  周丽霞 《现代情报》2008,28(4):100-104
本文首先解释了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在分析了我国数字信息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我国提高数字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宏观手段:经济调控手段、政策法规调控手段、行政调控手段、技术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297.
通过对参加2006-2007年冬训对我国59名优秀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冬训前、后体能与基本技术的测试和分析,揭示了参加冬训运动员的体能与基本技术的现状与冬训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8.
理解儿童是儿童立场的生命之源,观察作为传统方法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基础性的地位。但是,当前推崇的实证主义范式下的观察因其三重趋向可能存在以下隐蔽却不可忽视的危险:一是观察主体中心趋向下的儿童主体性之遮蔽;二是观察视点瞄准趋向下的儿童整体性之拆解;三是观察结果确定趋向下的儿童无限性之掩盖。为此,本文基于施泰因的现象学提出理解儿童的另一种方法——同感。同感具有化解上述危险的力量:同感肯定了他者的主体性;同感构造的他者是完整统一体;同感尊重了他者的绝对他异性。最后,本文阐明了同感的实行:首先是让儿童以本真面目出场的“邀约”,其次是为儿童显现敞开澄明之境的“隐没”,最后是跟随儿童以明晰儿童体验的“投身”。  相似文献   
299.
在21世纪的世界竞技场上,人才素质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素质教育则是当务之急,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社会课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呢?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300.
传统教育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教育与社会隔离,教育与生活脱节,即靠在黑板上“种田”,教室里开“机器”。培养出来的人有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精神贵族,这样的人怎能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呢?现代的教育要求培养能正确认识社会、高度适应社会、长大后立志改造社会的现代化人才。根据社会课的特点,我们运用了到社会中去学“社会”的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考察小学社会教材内容反映的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而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来源于社会。因此,社会教育只有面向社会,走进社会,置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