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浅析农林类高职院校植物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农林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植物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2.
宋琳  宋刚 《中国教师》2009,(Z1):505-506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技进步与素质结合的核心,它重视科学、重视人才、重视教育,是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化的教育。计算机是继人类语言和数学之后,必须掌握的第三种最主要的工具。学科奥林匹克是智力与能力的竞赛,QB则是当前信息学(计算机)国际奥  相似文献   
113.
中国科学计量学国际合作网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采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中的论文数据,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等新兴科学计量学方法,对1978年至2007年中国科学计量学家在Scientometrics上发表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绘制出中国科学计量学科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图谱显示1996年之后,中国科学计量学界形成了以梁立明为核心的、稳定的国际科学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14.
后奥运时期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城市运行研究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城市发展模式创新至关重要。城市运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统筹兼顾、建设宜居城市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北京城市运行领域多部门联动、多要素整合、多维度协同为目标,紧密围绕后奥运时期首都城市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创新北京城市运行的发展模式与管理规范,提供理论上的科学依据和实证上的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15.
论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梳理不同历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析各个阶段生态价值观的发展基本状况.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讨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并探索生态价值观的发展对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是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6.
通过问卷调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的现状,分析已有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宋刚 《湖北档案》2000,(9):26-27
8月初,通过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司的帮助,我们带着当前的业务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疑问,参观考察了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和北京市朝阳区档案局馆.  相似文献   
118.
2008年底,由章笑梅副局(馆)长带领的湖北省档案局(馆)考察组对新华社照片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图书档案馆进行了考察调研。考察组从馆藏档案数字化、照片档案整理、防磁库建设、馆藏档案鉴定和档案馆功能建设5个方面.认真听取了各馆开展工作的情况介绍,观摩了工作现场.与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深入地座谈交流。现将考察情况及启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9.
“文学批评的知识化”主要指批评主体以概念、范畴和相关理论体系为主要工具,以文学认知为最高目的的批评趋向及其特征。“文学批评的艺术化”则强调以文艺创作的形式呈现人的生命体验与内在激情。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性传统经由现代学术的改造,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而理想的现代诗性批评范式,为作为美育的文学批评实践提供了具体可能性。重建文学批评的表达方式、批评指向及其有效性问题,在于通过反思文学批评的知识化维度,在新的操作平台上重建文学批评的艺术化之维,在此基础上发挥其作为美育的制度化保障及其“以美化人”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0.
宋刚 《湖北档案》2007,(8):19-20
如何有效地构建档案馆的数字化应用环境,怎样组织开展数字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是当前摆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者们面前的一道重要研究课题。 一、科学构建档案馆数字化应用环境 1、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应用环境的构成与组织管理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应用环境由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连接设备、相关软件和技术人员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