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构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方法体系,以我国羽毛球传统强队的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第一是快速伸缩复合能力,其中上肢测试指标以45 s(20 kg)卧推,下肢测试指标为立定跳远;第二是多方向变向加速能力,测试指标为持拍四角跑;第三和第四分别是能量系统发展的基础耐力和速度耐力,测试指标分别为1 500次双摇跳绳和400 m×5组间歇跑;第五是核心区力量发展,测试指标为45 s悬垂举腿;第六是上肢专项动作整合能力,测试指标为1 min对墙击球为主。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训练和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通过对在校2005年级1115名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3.
普通高校体育发展之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教育除要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人本”需要,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外,还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应用性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使他们能掌握和具有继续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始终以一种动态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去面对信息刷新迅速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24.
"体育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练习为基本形式,在小组中为完成学习任务共同努力,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运用相互鼓励、相互指导、相互帮助的互动性学习方式。在篮球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法能更好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对合作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随着现代沐闲教育观念的提出,休闲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有必要建构一种新的理念,在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高尚品质,满足精神追求及享受人生乐趣等目的。文章分析了江苏高校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改革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落实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对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提出了构建三维教育即科学、人文、健康教育相融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并确立了新体育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具体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健康意识、国际视野的、综合性的、全面的、和谐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7.
高校足球教学的质量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以及终身体育观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足球的教学实践中,尽管教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们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并不十分满意,很多学生感觉上足球课不如他们自己踢球“爽”,甚至出现了一些十分热爱足球运动的学生慢慢地不喜欢上足球课。原本学生们满怀热情地选择了自己最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而学习过程却让他们感到失望。长此以往,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学生对足球课的学习兴趣,也使我们老师处在被动的局面上,这不得不使我们对这种状况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8.
足球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时间运动实践和自我经验积累。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和业余特点,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足球水平,培养其观察、应变等多方面能力,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足球意识。  相似文献   
29.
分析南京地区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对南京市大学生合理选择体育锻炼的时间、地点和适当的运动项目,减少和避免高浓度细颗粒物对身体的损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0.
新世纪独生子女背景下的学校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辩证地看待21世纪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和由此而产生的学校体育发展等问题,动员学校领导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较为全面、较为灵活的应用教育学和体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新世纪独生子女实施科学系统的专门性的教育,努力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21世纪独生子女教育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