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010篇
科学研究   23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76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0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科学发现与科学证明的关系一直是西方科学方法论有史以来一个激烈争论的课题。参与争论者或认为发现与证明完全同一;或认为发现与证明截然分离;另有人虽不赞同上述两种观点,但因缺乏对科学认识实际的辩证考察,最终不是向“同一观”回归,就是向“分离观”让步。本文试图联系科学认识实际,探讨发现与证明的可分性与联系性,以期合理构建发现与证明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力求阐明这一理性重建活动的方法论意  相似文献   
132.
科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为教学的最终价值追求,强调教与学的方式均要以探究为主要特征;而探究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自己亲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订方案、检验假设、作出结论等活动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开展情境教学,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提高科学教学效果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3.
宋元之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以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意识,总结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弘扬中华文化,捍卫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为铸造中华民族之魂作出了贡献。《文献通考》在元、清两代所发挥的作用,正是以先进的中华文化影响了入主中原的蒙、满少数民族统治者,这对于中华文化的赓续,对于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文献通考》不仅提供了关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制度史方面的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翔实的资料,而且发挥了探讨历史“变通张弛之故”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34.
真没想到,在榕城的郊外有这么美的一个“鸟的天堂”。沿着盘旋而上的公路,不过半个小时,就来到森林公园的“鸟语林”。鸟语林果真名不虚传,一进大门,一阵阵悦耳的鸟声就不绝于耳,仿佛  相似文献   
135.
棋讯     
本刊通讯员赵辰生报导:第八届全国高校象棋比赛历时八天,于八月十五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专家楼降下帷幕。 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十七支代表队的三十名教工和四十八名男女学生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结果获教工组前三名的依次是:上海队、山东师范大学队、北京队。获得学生男子组团体前三名的是:  相似文献   
136.
公元一○八四年(宋神宗元丰七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成书的年代。今年,适逢《通鉴》成书的九百周年。司马光费时十九年,以二百九十四卷的巨大篇幅,再现了从三家分晋到五代末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历史画卷。在传播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培植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自从《通鉴》问世以来,它一直被人们视为“此天地间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  相似文献   
137.
晋国在文公手里实现了在中原称霸的愿望。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以弱胜强,一举战败了楚军。战后,在践土大会诸侯,周天子不得不承认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为中原的第二个霸主。从此,人们对晋国刮目相看。晋国在城濮之战中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城濮之战是晋楚两国为争霸中原而诉诸武力的战争。晋文公图霸的战略思想是十分明显的。《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载: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何谓读者工作,它和读者服务工作究竟是两个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还是同一关系的概念?近几年来在我国图书馆专业教材上出现了很不一致的说法。1982年3月出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万良春编著的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教材《读者服务工作》说“所谓读者服务工作,就是图书馆围绕满足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图书馆所进行的各项直接接触读者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工作。”1982年12月出版、中南区省级图书馆业务研究讨论会《图书馆专业进修教材》编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