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什么是学习故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反思传统的标准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表现性评价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评价儿童的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其制订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的项目,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文章以文献综述的形式介绍了这些国家制订早期学习与发展标准的背景、进程、遇到的挑战及对后续工作的展望,以让幼教界N4=-对此标准的制订有一个整体了解。  相似文献   
53.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差异,为期刊编辑初审筛选高被引论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发表的484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其中独著论文142篇,合著论文342篇。利用中国知网分别收集所有论文的被引频次,并以论文所有作者2014―2020年的发文量表征作者生产力,以论文作者该时段的h指数表征作者影响力,对484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的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独著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作者生产力无关(r=0.163,P=0.053),与作者影响力呈正相关(r=0.287,P<0.001)。在合著论文中,论文的被引频次与第一作者生产力、影响力均呈正相关(r=0.195,P<0.001;r=0.320,P<0.001),与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也均呈正相关关系(r=0.115,P<0.001;r=0.134,P<0.001)。【结论】无论是独著论文还是合著论文,第一作者和合著者h指数高的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高。若合著者发文量较高,论文发表后被...  相似文献   
55.
论中国矿产资源的资本化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学义  张亚杰 《资源科学》2008,30(1):134-139
矿产资源资本化改革由朱学叉教授199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提出。经济学、会计学中的“资本化”用于矿产资源管理时有其特定的含义,即矿产资源资本化指将矿产资源确认价值,进行资本运营,并按会计“资本化”方式处理的过程。它有三层含义:一是采矿权购入资本化;二是探矿权占有资本化;三是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资本化。我国矿产资源从“无偿划拔使用”到“有偿使用”是一个“资本化”的改革过程,经历了矿产资源资本化的“导向”阶段、“启动”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这一“资本化”改革过程与过去长期以来无偿开采矿产资源形成显明的对照,还同理论界提出的矿产资源“资产化”改革相区别。本文设置了全面资本化的域集,由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存量探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增量探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存量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增量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六项内容组成。通过对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判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矿产资源资本化改革的内涵、实质,以便将其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56.
为了测算不同大小的水域面积,基于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探讨了将全站仪、GPS-RTK和遥感技术应用于不同水域面积测算的合理性,研究了每种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针对不同大小的水域面积,得出了相应的测算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利用GPS-RTK测算水域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3D打印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具的制作、抽象问题的直观展示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以汽车差速器为例,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仿真了其运动,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该简化模型。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该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汽车差速器的工作原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