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01.
张卫红 《科教文汇》2013,(13):18-1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推进与创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更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基本要求,并阐述了在其指导下展开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企业只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就会产生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有风险的,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占有大量流动资金,加速了企业现金的流出,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夸大经营成果等.但是,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为了防控应收账款的风险,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应收账款管理措施,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账政策,减少坏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儿童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又具有是非 辨别不清的特点,因此,如何在不泯灭儿童天性的前提下,适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良好品质的形成及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尤为重要。笔者以为,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契  相似文献   
104.
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阅读基本功训练。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对巩固字、词,提高表达能力也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披文入情”,正确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有很大帮助。   一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一些词句并能连贯地进行口头表达,但是对于书面语言而言,要准确、连贯地读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进行低年级教学时,注重了词、句、篇以及标点符号的朗读指导,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指导学生课前初读课文,培养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如在教学课文《小雨和小草》 (上海实验…  相似文献   
105.
<正>近几年,新中考试题以其新颖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那种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受到了严重挑战。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并已渗入各学科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6.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已成了大家公认的事实。但若从学生接受的角度,将接受美学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造学习语境,启发学生思维,形成语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在此理论框架下实施的新的教学方法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其自主学习意识,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等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手球比赛中区是攻击的主要区域,中区远距离射门进攻得力不仅能占据主动,而且能带动其他位置的攻击。射门又是手球运动的关键技术,它是进攻得分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108.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随着新课程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观念更新后,课程实施者的创造性工作多了,学生的生活更有朝气了,校园的学习气氛开始变了,课堂教学也更加精彩了!  相似文献   
109.
新近读到济南大学教师刘艳芬博士的新著《佛教与六朝诗学》,感觉这是一部揭示佛教和中国诗学相互影响渗透关系隐秘的难得佳作。《佛教与六朝诗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全书23万字。该书针对佛教与中国诗学关系研究断代研究较少、专题研究较少、文艺学研究视点较少的实际情况选题,从文艺学角度着手,分主体研究、意象研究和范畴研究三个专题,对佛教与六朝诗学关系展开系统分析和深入探析,将佛教与中国诗学关系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0.
高层次的旅游审美需求是促使人们进行旅游观赏活动的内驱力,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多重效应。深入理解“移情说”、“内模仿说”、“审美距离说”、“异质同构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等西方经典旅游审美思想以及“中和为美”、“自然为美”、“空灵为美”、“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旅游审美思想,对达到马斯洛所言的“高峰体验”与奇克森特米哈伊提出“畅爽”境界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