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7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宝藏和资源,需要不断传承、创新和弘扬.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大学师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认同感.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72.
从去年起我国许多学术研讨会都以经济全球化作为主题。经济全球化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范畴,它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朋友们可以看到,信息时代的许多经济产品同时是文化产业,有不少行业如服装业、餐饮业、旅游业实际上也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3.
本文系张岂之教授1994年5月17日撰写的发言稿,是为当月21日中午12时举办的纪念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小型座谈会准备的稿件。张岱年先生过世十多年,但他关于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依然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反映了人们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愿望。该文没有公开发表过,刊登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4.
哲理点滴     
哲理点滴张岂之一、莲的遐想清华园里的胜景颇多,首屈一指当属临近西门的荷塘。荷塘名闻天下,和朱自清《荷塘月色》不无关系。在月明星稀的仲夏之夜,漫步于荷塘的周边,或在塘的石阶上静坐,仔细品味《荷塘月色》情景相融的描写,感到无比真切。时光流逝许多,然而月色...  相似文献   
75.
论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谈民族精神不能不谈民族问题 ,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 0世纪 80年代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他说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 ,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 ,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学者们认为 ,费先生的这个观点对解决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而且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阐述了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  相似文献   
76.
在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时代潮流下,结合大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自觉。道德自觉:加强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将道德伦理和具体的科技相结合,以克服文化知识与文化人格的分离。理性自觉:倡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独立思想考能力,提倡与时俱进,激发创新活力。文化自觉:自觉认识大学应是先进文化的研究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大学文化应包括科技文化,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加强人文教育,真正实现大学是社会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77.
我国西部高校人文教育的创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重新审视西部地区人文资源,改变“西部没有人文学科发展优势”的不全面观念;西部地区高校应保护好、利用好西部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文物考古高级专门人才,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为了创造西部高校人文教育的“优良环境”,国家要制定体现国家意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西部高校要加强团结协作,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提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大学理念 我翻阅了20世纪初有关此问题的一些资料,有这样的印象:20世纪初,我国教育和文化的先驱者介绍西方科学、设计中国的科学教育时,他们没有偏见.在他们看来,"科学"范畴中既有自然科学,也有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代表性的是,鲁迅于1907年写的<科学史教篇>,叙述西方科学史的讲义(收集在杂文集<坟>里).鲁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致人性于全"、即人的全面发展.为此,人们需要自然科学,也要人文社会科学.用他的话说就是:人类需要牛顿,也要莎士比亚;要康德,也要贝多芬;要达尔文,也要嘉莱勒;物质生活和精神养料都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79.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世纪我国著名教育家的共识是:大学应当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不过,这一关于大学的基本理念却走过漫长曲折的道路.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80.
民族复兴与大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21世纪,我国已进入一个前人梦寐以求的历史时期,这就是民族复兴的时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经济上的贫困,无力支撑一个民族的发展;只有经济富有,没有文化和政治与之协调发展,也无法推进民族的复兴,而文化的复兴,可以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力。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反映民族的内在特质和精神,没有文化复兴,就没有民族复兴的资源。文化复兴不能理解为向我国古代汉、唐文化的回归,而是超越汉、唐的文化升华。这种升华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对全人类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