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辽宁省是多民族省份,省内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了中华传统的诸多方面。近年来,辽宁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有章有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浅层次。该文从“以传统美术类非遗文创化为核心,引领社会潮流”“文创产品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且贴近生活”“以少数民族非遗文创‘品牌化’为抓手,打造城市发展硬支撑”等三方面,探索辽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传承及文创转化路径,以非遗为抓手,助力辽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2.
舍务工作是政治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格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33.
星星姐姐:人生就像大舞台,什么新鲜事、稀罕事真是层出不穷。这不,这边灭鼠行动刚结束,那边“羊语”风波来上演,噢,还要教老外嗑瓜子。哈哈,品一品,生活苦辣酸甜咸一一呈现……  相似文献   
34.
我上车的时候,发现车上有一个外国人,一位叔叔正在和他交谈。我也很想说两句,可是突然,脑袋“嗡”的一下全空了,一时间无从下手。想到这个句子,可一下子组织不好语言;想到那个句子,却又不知道用哪个单词好……终于,他主动开口跟我交谈了。可是我却分辨不出他到底使用的是哪国语言,甚至一句“how old are you”都听不懂。我终于想起了一句英文,可是他又反应不过来。不过,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和他艰难地进行起交流……我知道了他是一名法国大学生,今年24 years old,他有一个sister,今年20 years old,他要去哈尔滨、重庆等地玩。我和他很多时…  相似文献   
35.
36.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语文教师反思,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作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作文水平。下面笔者挑选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常见的三个问题作以分析,以期引起各位同仁的注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意义]政府服务的数字化极大便利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但老年群体囿于数字鸿沟难以实现对移动政务App的自如使用。建立科学合理的移动政务服务App适老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准确真实地了解移动政务的适老化设计与改造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推进民生服务便利共享。[方法/过程]基于适老化改造相关背景,综合考量老年用户群体特征和使用情境,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系统梳理,采用多层次多维度思路构建移动政务App适老化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在收集专家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最后,选取了三款典型移动政务App,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性测评,并对未来移动政务服务App适老化设计提出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从师德问题的传统认知路线图可窥探出师德建设困境的成因,乃是师德问题认知的单极思维定势。这种认知思维的单极性有种种表现,在师德建设实践方面会造成诸多危害,尤其导致师德建设陷入困境。实现师德问题认知上的哥白尼式革命,是走出师德困境、规避单极思维定势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9.
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0.
《兰亭集序》是一篇经典散文,历来受到人们激赏。这篇作品不仅文辞清丽,描述生动,而且包含深刻的思想,体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名士们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对自然万物的体认,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值得我们反复咀嚼与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