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9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诚信,是待人接物方面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诚信教育是小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队员具有健康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在少先队员中进行诚信教育。一、构建诚信育人环境。让队员在熏陶中感悟校园文化环境对队员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隐性课堂”作用。学校应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力争让每面墙壁“说话”,营造出富有诚信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2.
近代中国是一个激进变革的年代,作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期,政治经济的变动也相应地带动了家庭的变迁。近代中国家庭的变迁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军事或自然灾害等外力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家庭自身改变"因素的制约。当然,由于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的不平衡性,致使家庭的变迁过程也出现了不平衡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3.
张淑红 《辅导员》2014,(14):101-101
近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秩序意识,学校政教处规定,进入校园跟校园外一样,也须走路队。学生进入校门,应沿着笔直的路线往南走,走到教学楼东侧,再右拐90度往西直行进入教学楼。也就是说,学生走的路线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看着孩子们秩序井然的队伍,我脑海中不禁打了个问号:这是“最佳路径”吗?  相似文献   
54.
鉴于社区教育显著的功能和积极的意义,社区教育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社区教育研究也El益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追溯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轨迹,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还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进一步去深思,去实践,以推动它积极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吃苦、怀疑、坚持、创造、开放五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6.
张淑红 《大观周刊》2012,(34):345-345
自国家颁布《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来,《英语课程标准》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就明确的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由此可见,《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将成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谓“任务”,就是“做事情”,但不同于我们常说的练习。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途径. 它侧重培养学生在任务执行中运用策略和方法完成任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八所重点院校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教材选用和教学方法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对于其他院校,特别是普通院校的借鉴作用,为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张淑红 《大观周刊》2013,(3):172-173
反省:我们学校倡导自主互动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在互动中互相解疑,互相提高,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但是我一直在思考一个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按老师的意图去做,我不是本科生,没有很高的水平,所以,  相似文献   
59.
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特点,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和实施方法,并对任务驱动法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讨失眠大学生与健康大学生依恋、孤独感的差异,采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以及情感与社交孤独量表ESL对178名健康大学生和87名失眠大学生进行量表测试.结果显示:1)失眠大学生与健康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依恋方式的焦虑和回避两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2)失眠大学生与健康大学生情感孤独无明显差异,但社交孤独和总体孤独存在显著差异;3)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孤独因子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水平显著相关,社交孤独与依恋焦虑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认为孤独感、依恋方式与大学生失眠情况存在关联,失眠大学生社交孤独、依恋回避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大学生,高水平的依恋回避和社交孤独可视为失眠大学生的2个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