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公路运输效率是衡量公路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BCC模型,结合超效率模型,对长三角地区2014年16个城市公路交通运输有效性进行评价,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方面分析非DEA有效单元存在的问题。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全面分析2007-2014年长三角地区公路运输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区域差异,得到下列结果。1)长三角地区2014年公路运输综合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南北分异突出,南部地区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有效性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2)2007-2014年公路运输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了一定的波动,总体较为稳定;公路运输技术进步的波动是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从时空演化来看,长三角地区2007-2014年时间段内,Malmquist指数先升后降,区域差异先缩小后增大。北部地区区域差异高于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32.
3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实践和经验,不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方法,努力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34.
大学体育从身体素质练习到兴趣爱好培养,从单一的身体素质联系到兴趣爱好选项,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在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之外,从教学认识到教学思想上都在发生变化,针对大学体育教学的相关分析,笔者在这里进行简单的归述。  相似文献   
35.
一、要处理好传统教育方式继承和摒弃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改变基础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改变着力于精英培养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隘的课程功能,努力使基  相似文献   
36.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的世界,无论是白天的阳光,还是夜晚的灯光,均为人们的日子增添了生活的韵味与情感的基调,丰富着人们的感观,影响着人们的心情。由此可见,城市的建筑与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此人们在建筑过程中,会十分重视对自然光的利用和对灯光的运用,为人们创造出杰出的建筑作品,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外部环境。新媒体以其独有的特点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在社区教育中优势作用的探讨,提出发展社区教育的相应策略,将新媒体的优势注入到社区教育中,以期使社区教育向着更宽、更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8.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社区的宜老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梳理宜老性社区的理论内涵和研究进展,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宜老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以社会撤离理论为指导对老年人需求状况进行调查。选取南京市4个典型社区进行宜老性水平评价研究。研究表明,社区的宜老性水平受地理区位、建造年代和社区类型等因素影响。在地理区位上,越临近市中心,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越高;在建造年代上,新近建造的社区宜老性水平高于老旧社区;在社区类型上,高档商业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较高,而拆迁安置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的活动越来越集中在社区空间,对社区老年设施的依赖度上升。为适应日益深化的老龄化趋势,未来需在社区宜老性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老龄群体的意愿。从老年人的行为偏好和情感需求出发,切实提高社区的宜老性水平。  相似文献   
39.
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问题近来又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著名作家王蒙曾撰文呼吁,当下我国的语文使用处于无序状态,已经成为影响一代中国人文化素质的大事。《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认为:当下汉语语言文字的应用,总体来说呈现“草率化、蒙陇化、粗鄙化、游戏化”四大危机。《语文报》创始人、大学校长陶本一等专家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40.
2003年年底,在半岛晨报记者招聘中,我从300余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0名幸运者中的一员。然而,报社采取的“末位淘汰制度”让我们20个见习记者谁都没有把握能留下来,年龄最小的我,既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又没有任何采访的经验,更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可以说,当时竞争的环境异常激烈,这让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时间转眼过去了两个月,2004年1月份至3月份,在我们这20名见习记者中,相继有人离开了报社,而我却成为最早转正的3名记者之一,正式被纳入辽报集团的编制。两年来,作为一名都市报的记者,我无时无刻感觉到竞争和压力,在这个追求“短、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