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1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陶渊明诗歌描摹的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山水园林、南亩躬耕、书琴吟咏、饮酒闲居等诸多田园意象似乎皆饱含着诗人的生命心语的真情表白。观乎陶诗,虽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继了儒、道、释三教哲思的文化观照且蕴藉着孔、老、佛的学说兼修的思想特质,然则实质上却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达求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的生命超越、辩证扬弃、性灵升华,并建构了匠心独运的人生化、艺术化、审美化、愉悦化的南山人格模式的审美妙境。  相似文献   
172.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有效工具。语言离不开文化渲染,文化也必然依凭语言加以体悟。为此,高校英语教学应注重加强文化内容的导入,要求学生洞察目标语的文化内涵以及相关的人文观念、交际期待和审美情趣,力求规避不同的文化在词汇、句法、篇章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涤除语言迁移过程中出现的交际障碍或语义误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3.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消解荡涤了精英文化的领地而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表达的艺术空间。即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宽容性、普适性创设了一种共享文化苑囿,营造了普通大众话语的自说方式和平等的交际氛围。引领着文化范畴的平民化、普及化和民主化,激发了大众群体强烈的参与愿望、期待视野和体验情愫,导致了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自觉生成并为人类性灵的充分张扬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物质媒介,从而真正彰显着意味隽永的人文情韵。  相似文献   
174.
华夏传统风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依托共同的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建构的特定的生活方式、礼仪戒律、风俗习惯,它具有某种规范性、地域性、道德性的人文体征,彰显着炎黄子民的社会准则、文化心理、生命意蕴和审美品位。鲁迅小说叙事话语正是以其耳熟能详的20世纪初浙东地带的“民俗情结”为描摹底本.张扬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下普通民众所蕴藉的生命文化旨趣。  相似文献   
175.
张鹏飞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3):52-53,62
中华"太极图"是华夏古代哲学家、道家、炼丹家等解说"阴阳理论"范式的符号标识。它极为深刻地涵盖了阴阳易理并深邃地张扬着宇宙万物的结构体例。可以说,"太极图"生动形象地演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普遍法则,预示着人类社会应当在阴阳对立中求统一、谋和谐、共进退的审美圣境并富含意味隽永的生命文化情韵。  相似文献   
176.
中国现当代文学艺苑20世纪90年代亮丽登场的女性作家,努力探寻业已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遮蔽、篡改的真实的"私密空间",试图解析麻痹持久的性别与话语的权力结构及性别冲突;并重新哲理性地掌控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始终张扬着女性文学"身体文本"叙事模式的生命情趣。  相似文献   
177.
中国现当代文学艺苑20世纪90年代亮丽登场的女性作家,努力探寻业已被社会传统的群体经验所压抑、遮蔽、篡改的真实的"私密空间",试图解析麻痹持久的性别与话语的权力结构及性别冲突;并重新哲理性地掌控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始终张扬着女性文学"身体文本"叙事模式的生命情趣。  相似文献   
178.
曹禺以其处女作《雷雨》而展示着生动活泼的人物、激情洋溢的台词、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及悲悯济世的情怀,并奠定了剧作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具有开拓价值的经典地位。可以说,曹禺正是依托剧本演绎中频繁表述的“恋母仇父”的“俄狄浦斯情结”,标识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中蕴藉的生命情韵。  相似文献   
179.
庄周生活在战国中期社会大变革的特定时期,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事项,皆令他失望、迷茫、愤懑,他希冀在自己创造的自由理想天国里能让精神性灵获得暂时的陶醉、安适和恬静。庄子凭借先知睿智的目光审视社会、看穿世态、洞察万象、感悟痛楚,并从主观精神上追求着自由逍遥、超越世俗、解脱苦难、游世无为的生命佳境。  相似文献   
180.
论中华"龙文化"精神崇拜范式的生命嬗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明演进史中所描摹的龙的形象切实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约到繁冗、由质朴到华丽、由简陋到充实的生命过程.因此,中华龙文化所注重传递的是一种造福人类、认祖归宗、团结凝聚、豪迈行进、天人和谐的精神特质.可以说,华夏龙文化精神温雅畅融、亘古悠远、醇厚恬适、愉悦性灵并始终蕴藉着意味隽永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