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彭卫 《青年记者》2016,(4):26-27
共赢没有吃独食来得痛快,取舍之间,有舍有得,考验勇气,更考验胸怀。随着2015年一些纸媒的停刊,有情怀的辞职、伤感的致读者信和豪情万丈的客户端乱战成了传统媒体的新常态。"东澎湃、西封面、北无界、南并读、中九派",由传统媒体主导的客户端蜂拥杀入红海,一夜封王。在这场热潮中,还有上海报业的"界面"、浙江报业的"浙江新闻"、南方报业的"南方+"、大象  相似文献   
22.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学中要认真做好教材中的动手实验,同时大力加强学生的探究实验和课题研究,完成家庭小实验及实践活动,使化学实验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捷径. 1 新课程实验的特征 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实验与老教材(上科版1991年版)中实验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新教材主要体现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3.
"数石"是汉代好酒量的标志,但当时的酒精含量不高,因此汉代饮酒者的酒量与今人相仿;酺最初是一种族群祭祀活动,在战国时期,演变为国家组织的宴饮庆祝活动,群聚宴饮是庆祝活动的主要项目,到了秦汉,并非所有的吉瑞之事都要行酺,酺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的举措,"酺"含义的变化反映了民间群聚宴饮的扩展。因聚众饮酒不仅耗费务农者的时间和钱物,还有可能引发人际纠纷,故有汉律禁止"无故群聚饮酒",但随着国家禁令出现了松弛,不得"无故饮酒"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24.
彭卫 《金秋科苑》2008,(13):111-111
本文试图从物理学中有关流体在流动中如何保持稳定的有关理论,来对比分析一下在社会发展中如何维护稳定的有关因素。通过雷诺准数中提出的影响流动状态的四个因素来类比分析维护社会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5.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实训基地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建筑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岗位能力分解和人才培养途径的构建,基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设置实训工作任务。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26.
27.
本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从内容、学习方式、编写形式、学习评价等角度对由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编写的两种教科书中的“金属和金属矿物“部分进行了比较,并对新教材编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汉代酒杂识     
中国本土确有野生葡萄,但在葡萄酒传入之前未有以野生葡萄酿酒事,汉代内地葡萄酒有两个来源,从西域长途贩运或是来自中原经商的西域人在内地酿制。马酒是一种基本局限在宫廷中的奢侈食品;"苦酒"并非劣质酒;"旨酒"是对美酒的通称,而非专指某种酒;"恬酒"与"醴"是一种酒,酒味甜,酒有米滓,与今天的醪糟相类;"桂浆"就是桂酒,"椒酒"则是当时常见的酒类,都非普通饮料;"酴"酒之得名大约也与以小麦为酒母有关。  相似文献   
29.
彭卫 《化学教学》2003,(1):50-5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碳酸盐、氯离子及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2)加深对酸、碱、盐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0.
土木工程是一门被大众熟知的传统工科类专业,但大众认识往往流于表面且对其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搬砖人”常被作为土木工程从业人的代名词,该现象对土木工程专业新生的专业学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缺失和创新意识薄弱。为了引导土木工程专业新生在入学后快速、正确地认识本专业,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专业创新能力,了解土木工程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学校有必要为新生开展具有引导性和趣味性的专业科研讲座。在讲座结束后,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科研讲座对学生专业认知、学习兴趣、科研参与积极性、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科研讲座在新生学习兴趣驱动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新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供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