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数学教育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越来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加速数学教育的发展,有许多方面的工作亟待我们去做。其中,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遗产,为发展我们今天的数学教育服务,这也应该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但是,目前在这片园地中还较少有人耕耘。本文试图从宏观上探讨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的一些特点,以作为加强对中国古代数学教育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口数量多,素质总体上偏低,资源相对缺乏,是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必须重视的国情特点.从云南省情来看,上述特点显得尤为突出,人口数量多、素质较低的问题,是云南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障碍,危及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实施素质教育是保证云南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全面素质为目的,能够使科技全面进入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有效地保护生态,极大地促进生产集约化和提高生产质量,为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要搞好素质教育,心须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政府行为,整体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以及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表现、利与弊等。认为在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中 ,应实事求是的分清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与不足 ,对它进行扬弃  相似文献   
14.
人口素质较低的问题,是云南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障碍,危及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实施素质教育是保证云南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的全面素质为目的,能够使科技全面进入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为云南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要搞好素质教育,必须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政府行为,整体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周易》追寻人的生命之根,用人的生命繁衍现象和性别角色关系类比自然万物的变化和运行机理,又从这种运行机理中把握人伦的根据,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命自然观,由此奠立起整个意义世界的基础,绽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渊薮。这种生命自然观言说了人性与自然之性的同一,人们遵从自然的行为,即是以自性为根据的自我发展,内蕴一种自由的趋向。自由意识源于人类劳动的创造性,根据不同时代的生存状况而呈现出特殊的形式;《周易》在天人合一的生命自然观背景上绽现的自由趋向,对认识人类自由思想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主导网络阵地的前提。从知识论的认识立场出发,网络文化主要是知识传播和理论教育的载体,是通过新媒体技术体现出来的彻底理性化的文化。在生存论的视阈中,网络文化是人在信息社会中的数字化生存或网络生存,也就是作为生存方式的人类文化的互联网形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一般的现实文化的本质,虚拟实践活动则是网络文化的本质。网络社会中的虚拟实践活动创造了网络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转化为网上的人格个性,构成网上生存,并内化为网民在现实社会中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观念。只有基于虚拟实践活动去范导网络生存,才能使网络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玉溪师专数学系是我校建校初期最早的两个系之一.从建校到现在,每年招收一个师范班,至今共招收20个班.向玉溪、版纳、临沧等地区共输送毕业生814人(不含在校生146人).受地区教委和学校的委托,先后办过中学数学教师培训班、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班,初中教师专业合格证考试培训班以及电视师专等共计24班,计999人次.经我系培养或培训过的数学教师约占玉溪地区中学数学教师总数的84%左右,为玉溪地区及我省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此外,我系还办过三届会计自考辅导班,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37名人才.现有的3个在校师范班共146名学生.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所彰显的性别文化,延续了先秦时期《归藏易》、《道德经》一系的"崇阴"观念,但注入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兴价值观内容,开显出一种超越世俗名利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红楼梦》对传统文化的损益,乃至言情、写景,渲染丰富多彩的审美生活内涵,均围绕这一旨趣展开。洞悉该旨趣,"曹学"乃至整个"红学"中的一些难题,将得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佛教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人生的解脱,也即精神的绝对自由或大自在(涅槃寂静),为此,佛教认为不仅要摒弃人的五蕴之身的种种贪欲、妄念,而且还要获得超越世俗认识能力的般若智慧,从而使自心的空性本体得以彰显,万法的空性或心本体也由此绽现。在这种境域中,精神获得了自我规定,依自性存在,与万法的心本体同—,达到了绝对自由或大自在的佛果境界。佛教的自由学说,是表达人类自由本性的一种特殊的、"有着宗教与思辨哲学的血缘联系"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