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错误,把这些错误视作宝贵的资源。正像沙粒可以变成珍珠,"错误"也能成就精彩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观,树立资源意识,利用课堂情境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用我们的智慧和机智,"点石成金",把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2.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塑造了男主人公安琪儿·克莱尔的形象。通过对克莱尔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示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挖掘出克莱尔的思想挣扎、变化的原因。这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3.
学生语言系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主要是通过实际参与教学活动和自己的积极思维体验获得。本文探讨了如何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个人素质,即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活动性和体验性。  相似文献   
44.
古汉语中的谦敬词语于古代公文撰写中极为常用.公文中的谦敬用语属于公文的事务性用语,它反映着公文的行文对象和工作程序.本文以<南齐书>为考察对象,撷取<南齐书>公文中常用的谦敬用语:"伏"、"谨"、"蒙"、"仰"、"窃",分析古代公文中的谦敬用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及其对当前公文撰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徐丽君 《科教文汇》2007,(2X):48-48
“文学欣赏”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遵循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把握住“形象”和“情感”两个要素?重视欣赏过程,从“披文”到“入情”到“显幽”,最终引导学生达到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46.
特定的地理区位、艰苦的生活条件、多元的文化背景、民族多元化的地域孕育了陕北民歌,其唱词表现力的丰富率直、真诚朴素,优美的旋律,简洁明快的表达,鲜明的空间感,构成了陕北民歌极富歌唱性的旋律特点。  相似文献   
47.
魏晋时期社会变动,魏晋人士普遍的清谈风气与玄学思潮渗透到妇女生活中,对妇女人格的重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世说新语·贤媛》中妇女形象的分析,展现了魏晋时期妇女的新特质,她们自强独立,有明鉴之才。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北李家瞳村居民的低碳意识进行调查,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9.
徐丽君 《娄底师专学报》2005,(6):112-113,126
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了颜色,有“正色”与“间色”之分,历代王朝也都有崇尚的颜色。颜色在中国古代的礼俗中有着明尊卑,别贵贱的作用,从中显示了古代人们礼俗观念形成和演变一些潜在规律。  相似文献   
50.
新课程改革促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思想中,这同时给教学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尤其是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着其数学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技能。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意识薄弱的原因,并从激励性教学、介绍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娱乐性教学等四个途径,探讨了如何有效提高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