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方汉文 《寻根》2004,(6):16-23
公元4世纪中叶,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突然出现了一支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他们以后向莱茵河等地区的欧洲古代民族日耳曼人发起攻击,迫使日耳曼人西移并侵犯罗马帝国,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于佛教入华时间提出新的见解 ,通过梵文典籍及《史记》《汉书》中关于羡门记载的考证与分析 ,确认这就是早期的佛教沙门的音译。对于传统佛教入华时间的确定提出疑义。并且追根溯源 ,研究了佛陀时代“沙门”思想与萨满教之间的历史关联 ,证明古代世界文明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作者提出的"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为本土的龙山文化即所谓的东夷,从城邦起源与文字起源的比较文明角度论证了,中国东部城邦与古代陶文是中国文明建立的标志。考察了东部古代帝王的西迁过程,指出陶文成为甲骨文字的前身,为争论已久的中国文明起源讨论提出了新的证据与说法。  相似文献   
24.
2000年,后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辞世九年之后,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拉康研究专著《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写于这样的一种语境下:国际后精神分析学其实已经数易盟主,但国内研究界关注的中心仍然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虽然零散介绍拉康的论文与译作已经出现,但与拉康在国际后精神学的地位相比,却相距其远。此后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的拉康  相似文献   
25.
后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联系是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以语言学观念对于女性主义的身体欲望与写作欲望进行调整,把这种欲望的超越引入政治化与社会化的范围。正是这种观念成为后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对抗男性社会压迫的主旨,对当代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忽略后女性主义对于拉康精神分析的批判,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依托也拒斥的双重关系。  相似文献   
26.
万密斋传略     
万全是明代著名临证医学家,与科学巨匠李时珍是同时代名医。本文综述了其生平、医术、医德、著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不少国家的学者专家提出的很多有关人口的理论,对人口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诸多的人口理论中,大多是立足于"总体"理论对人口进行研究。实质上是把人口问题主要看作生物问题和经济问题处理,有的甚至仅限于数量方面。现在西方国家的狭义人口学是这种处理的典型方式,就是他们的广义人口学主要还是停留在"总体"理论基础上。我国学者专家根据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认识到人口问题主要是社会问题,人口现象是社会现  相似文献   
28.
西方的阐释学与中国考据学的原理是相通的,只是在不同文化话境下才形成了的不同阐释方式。本文从中西文学与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于两者之间的互补与互通进行一种梳理,从而为建立跨文化的阐释考据研究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9.
全球化时代,中国应建立“侨务文化”理论体系。从全球化时代语境出发,建立“侨务文化”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时代话语要求。中国侨务文化理论体系以起源论、认识论、历史论、政策论与实践论等理论板块为体系架构,阐释中国侨务文化的起源与历史演变过程,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中心的文化逻辑是认识论的核心,这种逻辑的基础就是中国《易经》与《墨经》中的“阴阳和合”与“同异交得”的观念。在侨务文化的历史论中,划分了侨务文化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指出不同阶段的主要发展特性。在对侨务文化政策观念的论述中,主张以和谐发展为主体,要以国际法律规章和国际惯例来制定我们的侨务政策,维护华侨与华人的合法权利与要求。关于侨务文化实践方面,则应当适应全球化时代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引进华侨与华人的金融和产业投资与科技力量的合作,推动中国侨务工作的转型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30.
《文心雕龙》中把经史子传与诗赋并列引起历代学者的不解,认为这种观念没有能区分文学文体与其他文体,比起前人来是一个退步,其实这是对刘勰论文的观念了解不够,《文心雕龙》的论文是以古代经典为根本,振叶寻根,观澜索源,这就使他具有一种以言辞为中心的文体观,在这种观念指引下,文学文体与其他文体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异,同是道与德的显现,这种观念不是刘勰所独有,在他之前,孔子的德言说已经为这种理论奠定了基础,刘勰的文艺观念继承儒家学说并不在于其他外在标志,更重要的是这种文艺思想的内在联系,这种观念又恰与当代西方言转向中的文体观相一致,这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