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广东省高等学校体育场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场馆配备是高校学校体育的必备硬件,国家教育部早在1992年就公布了标准,广东省的普通高校是否达到了标准?本作了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型体育赛事商业赞助对品牌的影响是我国近年来体育研究新领域,同时又是新兴体育品牌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必然途径。以我国著名体育品牌——"李宁"为个案,以文献、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李宁品牌20余年的大型体育赛事商业赞助经历进行深度研究,认为虽然"李宁"有着与生俱来的体育营销"基因",但"发挥优势、避免劣势、把握机会、降低威胁"原则贯穿于品牌成长的全过程,以消费者导向为主的赞助策略,使"李宁"从国内走向国际,本研究建议"李宁"在适当时间启用供应链及竞争对手导向的商业赞助,从而让体育赞助资源成为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变模糊算法的大连市农业干旱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它不仅是农业干旱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农业干旱风险区划和灾前损失预评估的理论基础。干旱风险受随机性和模糊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农业干旱风险理论,从农业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方面分析大连市农业干旱风险,计算大连市2000年-2007年8年的农业干旱风险指数,显示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指数高达4.7366,发生农业旱灾概率最大;然后根据干旱风险指数的结果,构建农业干旱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可变模糊法对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显示大连市2002年农业干旱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易发生重度干旱。研究结论表明:本文农业干旱风险的评价方法较可行,计算结果较准确,为区域农业干旱评价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实施多年的体育课模式已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要有重大突破。我校从本学期起实行新的体育课模式,其主要构架为:打破了年级、班别和男女之间的界限;没有选修专项、选修项数和选考专项的限制;身体素质、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利用生态系统贡献率对生态福祉核算方法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生态福祉和生态—经济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同时提出基于相对公平与效率视角的生态福祉分类模型,通过相对福祉指数与相对效率指数将生态福祉进行分类,并分析2000—2015年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同类型的生态福祉时空格局,研究结果可为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部分参考。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生态福祉与生态—经济效率在胡焕庸线两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重心分别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河南省的信阳市,并随时间分别向东北、西南方向移动。②通过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得出生态—经济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之间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生态—经济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的高—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上海市以及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沿海城市,以及安徽、河南2省的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城市;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安徽3省的部分城市。③运用相对福祉指数与相对效率指数可将研究区划分为4类生态福祉区:高效—低福祉区所在城市主要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5省为主;低效—高福祉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城市、东北大部分城市与东南部分城市;低效—低福祉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效—低福祉区与低效—高福祉区交界处;高效—高福祉区零散分布。因此,全面实现中国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共同提高西部地区生态—经济效率与东部地区人均生态福祉。  相似文献   
16.
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关键是进一步健全教师考核制度,注重考核教师的工作实绩,建立一个科学的、便于操作的,符合高校体育特点的综合考核系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面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实绩的综合考核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不同潜在蒸散发估算方法在辽宁省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永强  刘明阳  李元菲  肖春柳 《资源科学》2019,41(10):1780-1790
准确估算潜在蒸散发(PET)是研究区域水文循环和农业灌溉管理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本文利用辽宁省及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68—2017年的历史气象数据,选用6种估算方法(Penman-Monteith(PM)法、Rohwer(Roh)法、Hamon(Ham)法、Hargreaves(Har)法、Makkink(Mak)法和Priestley-Taylor(PT)法)计算PET。并以PM法月值作为标准,对5种估算方法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再从年、月两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修正经验系数前后5种估算方法在辽宁省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①修正前,年尺度上,Mak法、PT法和PM法的结果较为接近,相对误差均在25%以内。月尺度上,PT法相对误差最小为13.96%,其次是Mak法。空间尺度上,5种估算方法在辽东北地区估算精度较低,整体空间差异明显,相对来说PT法估算适用性更好。②修正后,5种估算方法适用性和相关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年尺度上各估算方法与PM法计算结果年际变化大致相同,其中Mak法和PT法最为合适,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月尺度和空间尺度上,PT法都优于其他方法。因此,在计算辽宁省PET时,本文推荐使用修正经验系数后的PT法,其次是Mak法。  相似文献   
18.
投影寻踪技术在大连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将投影寻踪技术运用到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中,建立了大连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选取人口密度、农业产值比重、水田面积比重、降水量、播种面积比、农业人口比重、人均粮食产量、灌溉指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单位面积农用化肥量10个评价指标构建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投影寻踪模型对评价样本的各指标因素进行线性投影,把最优投影方向所对应的投影特征量作为评价依据,对大连市7个区(市或县)2000年-2007年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个区(市或县)8年农业干旱脆弱性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庄河市>普兰店市>瓦房店市>金州区>旅顺口区>长海县>甘井子区,大连市北部农业干旱脆弱性高于中部和南部。投影寻踪模型能较好地从整体上对农业干旱进行时空评价,为涉及多因素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部分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对课内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质测试等方面的改革尝试,以期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为推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CI指数的辽宁省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利用辽宁省22个气象站点1958年-2008年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从干旱强度、干旱持续时间和干旱频率三方面对辽宁省近50年年际和季节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冬季无干旱事件发生;年际、夏季和秋季干旱程度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春季干旱程度略微增加;年际、春季、夏季和秋季干旱程度分别在2000年、2001年、2000年和1999年最强;辽宁省年际干旱分布特征较集中,辽东不易发生年际干旱且持续时间短,辽南发生年际干旱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季节干旱分布特征较分散,辽东春季不易发生干旱且持续时间短,辽南和辽西夏季发生干旱频繁且持续时间长,辽宁省普遍发生秋旱较轻。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为辽宁省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干旱特征制定相应抗旱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