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练字     
学校举行书法比赛,我,一个刚来不久的新教师颇受触动,我的字太寨碜了。我决心练字,谁知这一来,竞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练字并无兴趣,凭韧劲坚持而已。无人指导,不知是否得法,只是按照帖前的习字要求写,但免去了仿影描摹,也没在米字格和九宫格中徘徊,而是悬肘对临。进步虽然缓慢,但总还是有的,且练字的兴趣越变越浓。倘若那天不练字,就觉得这一天的生活中似乎缺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物理考试由于受"科学*技术*社会"思想的影响,命题的视域已极为开阔,试题也更加灵活,"思辨游戏"类题目已大量减少(但各种复习资料上繁琐、庸俗的题目还大量存在,它们严重地误导着学生的思维、削减着物理学的魅力).无庸讳言,师生们仍没有从题海中走出,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改变.我们认真审视这种发展,是不是我们的物理命题的取向还太单一,单一到只注意应用能力的考查而没有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查?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生在预习上耕耘不息而收获了了的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预习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生在预习上耕耘不息而收获了了的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预习,并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如何抓好语文的课前预习谈一谈笔者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5.
首轮复习,是高中教学任务完成之后,迎接高考的第一阶段复习,它是紧贴课本并以再现、巩固、提高为目的的复习。毋庸讳言,首轮复习课还存在效益不高的现象,这往往表现在师生以一本复习资料为主体,其课堂教学的流程一般是:老师讲知识点→指明需注意的事项→例题讲解(例题的  相似文献   
16.
Somebody Stole Our TentSherlock Holmes and Dr Watson go camping,and put up their tent ( 帐篷) under the stars.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Holmes pushes Watson awake and questions him.HOLMES: Watson, look up at the stars and tell me what you deduce (推断 ) .WATSON: I see millions of stars, and if there are millions  相似文献   
17.
教学,最大的效益来自课堂,最大的失误也来自课堂。因此,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灌云县结合“洋思”经验,提出了“明确目标,先学后讲,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十六字课堂教学模式(下简称“十六字”模式),并要求各校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此为主导。但各校在理解和操作上还存在很大差别,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此模式作一评介,并以期抛砖引玉,使它不断完善,形成稳定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一、关于教学模式 《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还查不到教学模式这个词。钟启泉编译的《现代教学论发展》中引用了乔以斯的看法:“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供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并将教学模式分为四大类,内含十五种子模式。吴也显主编的《教学论新编》认为,教学模式是特定条件下教学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教学模式是教学法的上位概念,它有两层含义:第一,相对于人的学习和发展理论来说,模式是在更具体的层次上对这些理论的模仿,其结果以稳定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成为受某种理论指导的教学模式;第二,相对于统一的教学理论或规律来说,教学模式是对其个别的,近似的,不完善的反映。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个别教学论真理通向普遍教学论真理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