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1.
云南省少数民族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跨文化研究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对云南省11个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县13所中学做数学思维测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云南省初级中学各民族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引言 韦特海默叙述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做了如下设计。 (1)复习长方形面积的求法。 (2)画出平行四边形,并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3)教师给出S_(ABCD)=AB·h,并加以证明。 (注意:一般教学中总是给出高DE、底边AB,且E点落在AB内(见图1))。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以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在云南省部分中学开展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改实验,在该项教改实验中,结合数学教育几个理论开展了一些探索,感受到这些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数学新课程的理念,有助于云南省正在进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的实施。因此在一些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对这些理论作如下简介。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 ·20世纪初,数学教育近代化运动确立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以“函数”为纲.·20世纪六十年代,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新数运动”)以结构化和集合、映射为基础,奠定了今日的函数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学,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独立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获取技能的自觉活动。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指由自己来学习知识的能力。(参看1)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新信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国外普遍认为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获取需要知识的百分之十左右,其余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独立摄取。因此,自学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现代人类正面临着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对知识不断膨胀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成才之道在自学!(一)学生…  相似文献   
16.
“解决问题”对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解决问题”又赋予了新的涵义。为了防止将“解决问题”异化为传统意义上的解题活动,有必要对课程标准中的“解决问题”教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鲁利亚对人脑机能的研究理论,从学习方式的角度可把学习风格分为3种基本类型:抽象认知型、直觉体验型和实证操作型.对云南省曲靖市某农村中学354名高二理科生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调查结论是:高二理科生中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比例为直觉体验型占20.37%,实证操作型占56.48%,抽象认知型占23.15%;就直觉体验型学习风格而言,理科男、女生的比例差异不大,但对抽象认知型和实证操作型两种风格来说,理科男、女生的比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中生对数学模型思想的了解睛况,以及实际运用能力,通过问卷调查统计、SPSS软件分析得出目前中学生对于数学模型思想了解还不够深,学生对数学模型思想了解程度与解决问题的建模能力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目前国际数学教育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活动的过程。1.活动层次从活动的层次看,数学活动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按照弗赖登塔尔的观点,数学化的过程包括水平数学化和垂直数学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内容分析《初中数学教学法》全书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二是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三是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四是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以上四个部分中,我们认为“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和“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是重点,需要自学该教材的老师们予以充分的重视。《初中数学教学法》在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剖析的基础上,对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体系,总体特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内容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数学新课程,教材中展示了一些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