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72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31.
刘正明  郭宾 《今日科苑》2010,(2):150-150
我国新制定的《物权法》将占有制度单独分编,与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并举,形成了我国的物权法体系。事实上,将占有制度作为一编单独规定,一方面,体现了占有制度在物权法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它是时效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前提。我国《物权法》将其单独规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物权立法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占有制度在我国的物权立法中仅占五条的篇幅,许多诸如时效取得制度并未规定。这不得不说是我国物权立法的一大缺憾。本文以物权法原理为基点,浅析我国《物权法》中的占有制度,指出占有作为一种权利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并简要评价之。  相似文献   
532.
网络口碑传播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网络口碑传播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以往研究所涉及到的六个主要方面,分别是:网络口碑内涵、传播动机、传播信息、传播效应、传播管理和消费者个体差异.文章对每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最后给出了网络口碑传播研究的一些不足和方向.  相似文献   
533.
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69篇CSSCI和北大核心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求我国社区家庭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脉络。通过对发文数量、研究作者与机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突变词的计量分析发现:社区家庭教育已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涌现出了一些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作者和机构,但整体来看,高质量文献偏少。目前社区家庭教育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对象、社区家庭教育模式及实施路径、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建设、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指标体系构建四方面,家校合作已成为社区家庭教育未来研究的趋势。今后应加强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对象的基础调查研究、注重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建设研究、推进社区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作用发挥研究。  相似文献   
534.
<正>20世纪7年代,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提出学习层次的概念,他们把学习层次划分为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1].深度学习具有批判性学习、整合学习内容、建构知识体系、知识迁移应用、实现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2].  相似文献   
535.
1988年5月21日至25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了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一届年会。全国各地有134位代农参加了大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翁永庆编审、四川省科协主席康振黄教授、中国科协原学会副部长、中国编学顾问谢东来同志、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德润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在会上致词。四川省有131位编辑同行列席了会议。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355篇,有180篇在年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